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 以色列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工党领袖D.本-古里安在国民会议上宣告以色列国成立。 -- 巴勒斯坦历史
犹太人接受了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告成立以色列国。 -- 巴勒斯坦问题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 犹太复国主义
1948年5月14日在巴勒斯坦部分地区成立。 -- 以色列国历史
1948年5月14日,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 以色列国历史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任临时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 -- 本–古里安,D.
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 犹太复国主义
阿拉伯国的建立始终没有实现,而犹太人的以色列国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 -- 巴勒斯坦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人接受了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告成立以色列国。 -- 巴勒斯坦问题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布成立。 -- 巴勒斯坦
1955年5月14日,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8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 --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5月14日在华沙签订,同年6月4日生效,有效期20年。 -- 《华沙条约》
1955年5月14日苏联、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全称为《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 -- 华沙条约组织
多边军事联盟条约中,有的组织比较严密,有集中统一的军事指挥体系,各缔约国承担联合作战的义务等,如1949年4月4日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和1955年5月14日签订的《华沙条约》;有的组织较为松散,仅规定缔约国承担相互提供军事支援的义务,如1947年9月2日签订的《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和1950年4月18日签订的《阿拉伯联盟联合防御条约》等。 -- 军事条约
多边军事联盟条约中,有的组织比较严密,有集中统一的军事指挥体系,各缔约国承担联合作战的义务等,如1949年4月4日签订的《北大西洋条约》和1955年5月14日签订的《华沙条约》;有的组织较为松散,仅规定缔约国承担相互提供军事支援的义务,如1947年9月2日签订的《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和1950年4月18日签订的《阿拉伯联盟联合防御条约》等。 -- 军事条约
1955年5月14日在华沙签订。 -- 华沙条约
2007年5月14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其总部所在地——德国南部城市斯图加特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美国私募基金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出资74亿美元购买克莱斯勒公司80.1%的股份,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仍将持有剩余的19.9%股权。 --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长江三峡永久性船闸为双线五级船闸,主体段长1 609米,闸室有效尺寸为长280米,宽34米,槛上最小水深5米,是中国最大的船闸,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船闸,2007年5月14日全面竣工(见图)。 -- 船闸
展示分二期完成,首期于2001年12月18日对外开放,二期于2005年5月14日对外开放。 -- 上海科技馆
中国政府一贯赞赏和支持不结盟运动的立场,并于1992年5月14日被接收为观察员。 -- 不结盟运动
1989年5月14日于大选中当选为总统。 -- 梅内姆,C.S.
1988年5月14日,逝世于厦门。 -- 傅衣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30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3年公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57年修订),1982年5月14日公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1982年2月13日公布了《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1983年11月19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制止买卖租赁土地的通知》,等等。 -- 土地法
1891年2月1日生于乌克兰的日托米尔,1978年5月14日卒于美国韦斯特波特。 -- 基普尼斯,A.
1897年9月21日生,1972年5月14日卒。 -- 李象范
1965年5月14日第二次核试验时,核装置用飞机空投。 -- 原子弹
1963年5月14日加入联合国。 -- 科威特
1887年12月24日生于巴伦西亚,1960年5月14日卒于纽约。 -- 博里,L.
它于1958年5月14日开工,1960年4月20日竣工通车。 -- 郑州黄河桥
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签订的《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 -- 战争法规
战争法的主要条约有1856年4月16日《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1864年8月22日《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的公约》,1868年12月11日《圣彼得堡宣言》,1907年10月18日第二次海牙会议公约与宣言,1925年6月17日《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1929年7月27日《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1930年4月22日《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国际条约》第4部分,1937年9月14日《关于把潜艇作战规则推及于水面船只和飞机的尼翁协定》,1945年8月8日《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定》和1946年1月19日《盟军最高统帅部特别通告》及附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8年12月9日《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1954年5月14日《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72年4月10日《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1977年5月18日《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1977年6月8日日内瓦四公约两项附加议定书,1980年4月10日《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1993年1月13日《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类武器的公约》等。 -- 战争法
19世纪以来关于战争的主要条约有:1856年4月16日《巴黎海战宣言》;1868年12月11日《禁止在战争中使用重量在400克以下爆炸性投射物的宣言》(《圣彼得堡宣言》);1899年7月29日和1907年10月18日的海牙诸公约和宣言;1925年6月17日《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1936年11月6日《潜艇作战规则议定书》;1864年8月22日、1906年7月6日、1929年7月27日和1949年8月12日的日内瓦诸公约;1954年5月14日《关于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72年4月10日《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和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1977年5月18日《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1977年6月8日关于重申和发展适用于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主义法律的日内瓦议定书,包括《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1议定书)和《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2议定书);1980年10月10日《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 -- 战争法规和惯例
1907年5月14日生于西北边境省。 -- 阿尤布·汗,M.
1810年1月29日生于索拉乌(今波兰扎雷),1893年5月14日卒于柏林。 -- 库默尔,E.E.
1885年5月14日生于布雷斯劳,1973年7月6日卒于苏黎世。 -- 克勒姆佩雷尔,O.
1884年5月14日生于肯普滕,1969年12月5日卒于瑞士楚格。 -- 道尼尔,C.
1878年5月14日,在东京被士族岛田一郎等人刺死。 -- 大久保利通
1872年5月14日生于意大利阿斯蒂,1919年6月26日卒于苏联沃罗涅日。 -- 茨维特,М.С.
1864年5月14日逝世。 -- 沃尔弗,W.
1838年5月14日出生在罗马。 -- 乔瓦尼约利,R.
1832年5月14日生于柯尼斯堡(今苏联加里宁格勒),1903年10月7日卒于波恩。 -- 李普希茨,R.(O.S.)
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 -- 工程力学
1660年10月21日生于安斯巴赫,1734年5月14日卒于柏林。 -- 施塔尔,G.E.
1727年5月14日生于萨福克郡的萨德伯里,1788年8月2日卒于伦敦。 -- 庚斯勃罗,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