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长安花的唐代留学生:从到达至学成都有专人管理

  据史料记载,中国批量接收外国留学生始于隋唐时期。唐朝经济文化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周边国家仰慕唐朝文明,纷纷派遣学生留学长安。盛唐之际的长安,在国子监学习的各国留学生常有数百名。唐朝政府非常重视留学生教育,从留学生到达唐土直至学成回国,都有完备严密的管理制度。

  生源多为贵族子弟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往历史久远,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成为派遣赴唐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最初以皇室子弟为主,后来也有一般贵族出身的学生和文人。

  日本主要以遣唐使的形式与唐朝进行文化交流,使团中的留学生多数是从日本的大学寮(日本古代教育机构)中选拔出来的贵族子弟。当时日本的航海技术落后,皇族子弟很少有人甘冒生命危险赴唐,留学唐土的任务就多由中等贵族子弟来完成。如在中日两国都很有名的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橘逸势、大和长冈等,都出身于中等或中等偏上的贵族阶级。

  吐蕃、渤海、南诏、高昌等国家派出的留学生也多是具备一定汉语和儒家文化基础的贵族阶级。如《新唐书》中记载:“吐蕃本西羌属,……太宗贞观八年,始遣使来朝,……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南诏派遣的留学生则以朝廷大臣的子弟为主。

崔致远

  除了官派生,还有一些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学生自费来留学,例如朝鲜文学的开山鼻祖崔致远就出身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12岁时只身西渡到中国求学。

  鸿胪寺专人管理

  留学生到达唐土以后,由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负责迎送、接待和管理。入唐求学的各国留学生都必须先在鸿胪寺登记学籍。鸿胪寺根据规定为各国留学生提供食宿,并与礼部接洽留学生的入学教育事宜。鸿胪寺根据留学生的学籍档案掌握其学习年限,学成期满的各国留学生都要由鸿胪寺进行核查再上报给朝廷,待批准后才能回国。

  按需求入学

  唐朝官学的教育种类繁多,学校和教育机关构成了一个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国子监是最高教育管理机关,下设六学馆:国学馆、太学馆、四门馆、律学馆、书学馆、算学馆。留学生一般都就读于这六学馆中。也有特例,如吉备真备就受到唐玄宗的优待,拜唐玄宗特意指定的赵玄默为师,单独在鸿胪寺上课。

  国学馆的入学门槛是六学馆中最高的,中等贵族出身的留学生一般进不了国学馆。四门馆是官民子弟混合的学校,对于那些来自异国的贵族子弟来说又不太合乎邦交礼仪和他们的身份,因而留学生大都进入高级官僚子弟就读的太学馆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的留学生进入书学馆、律学馆、算学馆学习专业技能。

  唐朝政府对留学生并不是一味的全部接收,对留学生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对学生的素质也有一定要求,若是“不识唐音”,那国子监的大门就无法为你敞开了。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新罗派遣的216名留学生中只有7名获准入学,同年,渤海国派来的16名留学生中只有6名获准入学,其余的未到长安就被遣返回国了。日本的橘逸势也是因为不精通汉语,无法进国子监,才选择在长安到处拜访名哲求学。

  官派公费为主

  留学生以官派公费生为主,由唐朝政府和生源国共同承担留学期间的费用。食宿和四季的衣物由唐廷供给,生源国则负担购书和其他费用。《三国史记校勘本》记载:“又遣学生李同等三人,随进奉使金胤入唐习业,仍赐买书银三百两”。由此可见,新罗留学生的买书银大概是三百两。日本给留学生的赏赐也仅次于大使和副使。这样看来,留学生基本无须为生活发愁,可以安心求学。

  唐朝自建国之初就奉行睦邻政策,即便是自费前来留学的学子,亦可获得政府的资助。

  教学内容

  留学生的教育大体分为经学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两类。在六个学馆中,国学馆、太学馆、四门馆是进行儒家经学教育的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

  据记载,国学馆、太学馆、四门馆这类经学学校的教学内容安排得十分全面、系统。一般设置必修课、选修课、专业课三类。《论语》《尚书》《周易》《礼记》等儒家经书以及唐太宗命人修订的《五经正义》都是必修教材。

  书学馆、律学馆、算学馆是培养专门职业技能的地方,把专业技能知识作为重点,同时兼习一部分儒家典籍。

  律学馆把历朝历代的律、令作为专业课的学习内容。书学馆的必修课为《孝经》《论语》。专业课有《石经三体书》《说文》《字林》《字统》《字海》等。算学馆设有两个专业,一个专业学习《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等;第二个专业学习《缀术》《缉古算经》等。

  此外留学生还要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所侧重地学习其他知识,有些人还学习了天文学、历法、医学、音韵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汉语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还要学习音韵方面的课程。

  教学形式

  留学生在各个学校里同唐朝本土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教学管理方式和本土学生大体相同。

  教学形式有讲论、问难、诵读、读书指导四种形式。

  讲论即解释论证经典的概念及内涵,分为制讲和常讲。制讲通常是在皇帝视察学校、皇太子齿胄学、春秋释奠孔子庙时举行。常讲是“各级各类学校日常课程的讲授”。问难是指相互质疑、论辩。除了教师的讲解外,学生大部分时间自己阅读钻研经文,背诵经文和关于经文的注解。学生之间也经常互相讨论问题、辨明经文,由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教学管理

  国子监的各个学馆都有不同的修业年限,律学馆的学生修业年限为六年,其他学馆的学生修业年限为九年,超过期限就被退除国子监。但对留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所放宽,如新罗留学生赴唐习业年限为十年,日本在唐朝前期所派留学生多学习十余年甚至二十余年,在唐朝后期派遣的留学时间大多为两三年。

  留学生和本土的学生一样,都要按规定参加旬考、月考、年考、毕业考等各种类别的考试。不过留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语言文化基础,但比唐朝学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留学生即使考试不及格,也不会被驱逐出学校。对那些修业年限已到,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合格毕业和满九年但未能归国的学生仍会继续给予生活补助。

  对留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主要集中在休假制度和惩罚制度两方面。唐朝学校的休假分为常假和制假。常假分为旬假、田假和授衣假,制假有传统节日、祝日、诞辰日等。留学生在这些假日里可以深入了解唐朝社会的各个层面,进一步学习唐朝的民间文化、风俗习惯,深切感受繁荣而开放的唐文化。如果学生触犯了刑律,则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治罪。不过能够有资格留学的绝大多数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此留学生逾越规矩、触犯法令的现象较为罕见。

  毕业去向

遣唐使船

  唐朝的进士科分为国子进士、乡贡进士和宾贡进士。前两者是国内举子,而宾贡进士则指来自外国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宾庭”所贡之士。留学生和本土学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一样,只是在阅卷时放宽评分标准,放榜时单独列在最后。凡是通过宾贡考试的留学生都可以在唐为官,如果回国也会得到本国的重用。史料表明,在唐朝通过宾贡科考取进士的新罗留学生就有90人之多。

  唐代留学生教育在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丰富了唐文化的内容。入唐的各国留学生,不仅将唐朝先进的文化介绍到本国,而且也将自己国家的方物、文化带到中国,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