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就启程南迁的候鸟都选择了去哪儿越冬

  每年春秋季节,全世界数以亿计的候鸟沿着有规律的、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往返,构成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生物迁徙。这些鸟感时而动,给人们带来季节变化的消息。不仅鸟类学家长期研究候鸟在迁徙中的路线、习性等科学问题,广大公众对鸟类迁徙也非常感兴趣。

  对鸟类迁徙的认知

  关于鸟类迁徙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已有鸟类在春秋季迁徙的描述。在古希腊文献中也有候鸟随季节变化在某一地区有规律地消失或出现的记载。受当时“温血动物具有冬眠习性”这一观点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等学者都将秋冬季很多鸟类在北方消失的现象解释为鸟类进入了冬眠。这一解释直到18世纪仍非常流行,林奈等一大批生物学家都认为燕子等鸟类到冬季要在湖底冬眠。

当时人们认为冰冻的湖里可以捞出鸟

  直到1820年代,人们在德国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鹳,它的身上带有西非土著人使用的梭镖,据此推测它曾经到过数千千米外的西非,这是欧洲人记录到鸟类迁徙的最早证据。随后,越来越多的鸟类迁徙证据被发现。

  随着追踪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鸟类迁徙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研究人员借助环志、卫星追踪和光敏地理定位等技术,已对数百种鸟类的迁徙进行了全程追踪。

  候鸟为什么迁徙

  鸟类迁徙行为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是对气候和食物等规律波动环境的适应。目前所追踪到的鸟类迁飞大都是想寻求一个温度适宜、食源丰富、天敌稀少的场所。鸟儿们通过迁徙主动选择合适的栖息地,避开季节性的恶劣条件。

  纬度越高,季节性的气候变化越明显,食源也随之剧烈波动。因此,迁徙主要见于资源波动较大的地区,尤以北半球的候鸟种类最多。

  温带地区夏季昼长夜短,鸟类有更长的白天可以觅食、哺育幼雏。且夏季时这里的食物丰富,天敌也较少,生存压力相对较低。但冬季气候严寒,经常面临食物缺乏的问题。而热带地区冬季气候温和,食物资源也比温带地区丰富多。但夏季繁殖季面临巢位与食物资源的强烈竞争,同时天敌的捕食压力也比较大。因此这些候鸟选择在冬季飞往南方寻找食物,但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再次回到北方。

  如何决定出发的时间

  一个多世纪以来,鸟类学家一直在探索鸟类迁徙的生理机制。控制实验显示,昼夜时长的变化,对星空的记忆,乃至对磁场的感知能力共同主导着鸟类的迁徙行为。

  从它们孵化出壳开始,迁徙鸟类就具有迁徙本能,鸟类常在迁飞前表现得烦躁不安,经常朝向未来迁飞的方向试探、活动,这个现象称为被称为“迁移性焦躁”或者“迁徙兴奋”。大部分鸟类在迁飞时有集聚倾向,一些猛禽和雀类在结巢及猎食期间高度分散,但在迁飞前也趋向集群。有学者发现,一些有迁徙习性的小型鸟类即便在笼养条件下,在秋季也会表现出迁徙冲动。

  研究者认为日照长短会影响鸟类的内分泌,随着夏末日照时间的缩短,鸟类大脑中的光感受器触发激素水平变化,促使它们长出新的羽毛,强度足够维持长距离飞行。激素变化还让它们变得贪吃,体重显著增加,以应对迁徙期间的消耗。研究者曾经以为投放喂食器会诱使鸟类增加停留时间,但实验证明迁徙兴奋会保证它们及时飞走。

  不过日照时间并不能完全决定它们的出发时间,虽然迁徙兴奋让鸟类感受到离开的冲动,但它们还是会等待气候条件及风向、风速条件都合适的时候才出发。如果出发后突然出现危险的寒流,它们可能还会返回,避免大规模伤亡。

  小燕子冬天去了哪儿

  不同鸟类的迁徙距离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会在一两百千米以内的范围活动,有的则每年要飞行上千千米。比如北极燕鸥每年都要往返南北极,迁徙期间可以一次飞行2800多千米,中间不休息也不进食。

  再比如,燕子都是春天飞来北方筑巢育雏,冬天飞往南方越冬,这个南方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我国南方地区而是遥远的非洲。

  曾经有研究人员利用定位仪对在北京附近度夏的雨燕和大杜鹃进行了跟踪,根据定位仪记录的数据,这些雨燕的最终越冬地竟然是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和南非。

  这些雨燕从7月底就离开了北京,不过并非径直飞向南方。它们先是向北经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南部,再往西南取道伊朗、阿拉伯半岛、东非,绕过撒哈拉沙漠,再一路南下最终在当年10月份到达纳米比亚和南非一带。在两个半月的时间中,飞行了2.5万千米左右,穿越了两个大洲的20多个国家。它们在南半球度过当地的夏天之后,再循与来路几乎平行的路线返回北京。

  而春末夏初在北京鸣唱的大杜鹃,实际上来自遥远的莫桑比克。它们一路飞越阿拉伯海,横穿印度和东南亚西北部、从中国西南一路向北,甚至直达蒙古高原腹地和西伯利亚南部。

  与大杜鹃、雨燕、家燕类似的鸟还有许多,例如红脚隼、黄鹂,它们也每年往返于非洲、亚洲热带和亚洲东北部之间。科学家们还发现欧洲、中亚一些地区的燕子也大都会飞到非洲中部或南部越冬。

  全球候鸟迁徙路线

  全球已知的9000多种鸟类中约4000多种是候鸟,它们大多在南北半球之间进行季节性迁徙。通过多年追踪,鸟类的迁徙路线逐渐展示在人们面前。

  总体上看,鸟类在全球主要有8条南北方向的迁徙路线。

  1.跨越整个大西洋连接西欧、北美东部及西非狭长地带的“大西洋迁徙路线”

  2.连接东欧和西非的“黑海-地中海迁徙路线”

  3.跨越印度洋,连接西亚和东非的“东非-西亚迁徙路线”

  4.从南到北横穿整个亚洲大陆的“中亚迁徙路线”

  5.跨越印度洋、北冰洋和太平洋、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

  6.贯穿整个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美洲-太平洋迁徙路线”

  7.贯穿整个南北美洲中西部的“美洲-密西西比迁徙路线”

  8.将南北美整个东部连接在一起的“美洲-大西洋迁徙路线”

  中国广阔的国土和复杂的地形形成了众多类型自然生态环境,为1000多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全球8条迁徙路线中,第3、第4、第5条路线都经过我国。每年9月~10月,候鸟从西伯利亚、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等地起飞,分西、中、东3路南迁。

  当然有很多鸟类的迁徙路径,并不能简单地归到这些人为划分的迁徙路线中去,有些鸟类迁徙范围仅限于北半球,也有些作东西方向或东偏北、东偏南方向的迁徙,比如遗鸥的迁徙方向就与中国东部常见的西南-东北方向的候鸟迁徙路线几乎呈90°夹角。

  迁徙节律

  一般来讲,鸟类的迁徙习性,包括迁徙路线和迁徙策略相对比较稳定,但不同种类之间相差较大,有时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常常也有区别。

  由于鸟类体形大小、食物特点和迁徙距离有所不同,各种鸟类迁徙的次序是不同的。在春季北迁中各种鸟迁徙的顺序不明显,而在秋季南迁中,一般小型鸟先行南迁,大型鸟较晚迁往南方。

  即使同一种群也并不是同时飞回或飞离出生地。一般是“先头部队”先飞,经过一段时间后,主群开始迁飞,最后为迟到者(或掉队者)。这三群鸟的数量分配,随着种类和年份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年份大部分鸟都紧跟着“先头部队”到来,有的则在其后很长时间到达。

  一般鸟类多在路间停歇,寻食和休息会占去大部分时间。大型鸟类以及猛禽由于天敌很少,因而常常在白昼迁徙,夜间休息,以便利用白天的上升气流节省体力;但是更多的候鸟,包括体形较小的食谷鸟类、涉禽、雁鸭类等,则多选择夜间迁徙,白昼蛰伏、觅食的方式。部分鸟类在穿越沙漠和大洋时由于没有落脚点会采取昼夜兼程的迁徙方式。还有的鸟类例如野鸭,会先飞到安全地带换羽,然后再飞往越冬地,称为换羽迁飞。

  候鸟和留鸟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候鸟可以在几个世代内变成留鸟,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留鸟,也可能快速出现迁徙的行为。即便是同一鸟种,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居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