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之间战争频仍,商业流通也较以往发达,因此各国都大力发展交通。到了战国后期,华夏诸国之间已经有了多条水陆交通路线,以供战车机动和辎重运输使用,例如魏、赵、齐等国之间构筑了纵横交错的“午道”。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次年(公元前220年),即下令在全国修治驰道(连接中原及南方地区的大道路),其后又命筑直道。驰道和直道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客观上对于促进陆路交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及民族的融合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早的国道—秦驰道
驰道又称御道,是皇帝出巡时的专用道路。据《汉书》中记载,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
据近期考古发现,秦驰道很可能是有轨道,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不仅有路基,还有轨道和枕木,轨道之间还有换向系统让车子变换轨道。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耐用,而枕木的材质较软,可以和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据测量,驰道枕木之间的间距,和马的步间距基本吻合,使马每跨一步都不由自主地保持在两根枕木之间,这会使马的行走产生自激震荡而恒定快速地拉车。有专家由此认为,秦始皇下令车同轨就是为了让车轮规格和轨路相符。
以咸阳为中心,秦始皇下令修建了多条驰道。比较重要的有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由咸阳经陕西、河南至湖北的秦楚道;出秦岭通四川的秦栈道;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通今天浙江江苏上海的滨海道等。
驰道修筑多条,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出巡、镇压东方六国的复辟活动(“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驰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国道”,修成以后,秦始皇四出巡游,西至陇西,东至泰山、成山,南至衡山、湘山,东北至碣石,东南至浙江,均经由驰道通行。至西汉时仍被袭用,专为帝王出巡或重要军事行动时所用的道路。
高速公路—秦直道
直道只筑了一条,从都城咸阳附近起往北直达边郡,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阻击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南下。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的途中,秦始皇便拟定了建设直道的规划。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开始修筑这条国防干道。
秦直道南起咸阳北面的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经由子午岭北上,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北达九原郡治所(今包头市西南)。因南北道路大体相直,故名“直道”。至今犹有遗迹,清晰可辨。
秦始皇规划咸阳建设时,曾有“周驰为阁道,自(阿房)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的设想。说明当时的建筑蓝图包含有贯通南北的意图。咸阳以南已经有“子午道”通往汉中巴蜀,直道修通之后,直道与子午道一起,在咸阳正北正南形成了纵贯千里的轴线。
按《史记》的说法,秦直道工程始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至秦二世三年完工,共历时五年之久。其中前二年属于第一期工程,当时蒙恬戍守上郡,太子扶苏为监军,第一期工程是由他们二人负责建造,耗时两年多实现了基本的通行。此时虽粗可使用,但《史记》中说当秦始皇崩逝、蒙恬含冤而死之际,直道并没有峻工(“道未就”)。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又遣将军王离负责二期工程,竣工后,直道才完全畅通。
秦直道是非常宽阔的,《汉书》中称:“道广五十丈”,据后世对遗迹的勘察,其最宽处约60米,常规在30~40米,最窄的山地路段约有10米。
秦修驰道时“厚筑其外,隐以金椎”,道路质量非常优异。秦始皇对这条道的要求是:下雨不能变软,永远不能长草。工匠们将黄土烘熟后掺入盐碱,改变了土质结构,使其不适合植物生长,铺路时再将土一遍又一遍地碾压夯实,这样一来修成的道路不仅草木不生,而且十分坚硬不易损毁。
直道一多半建筑在山顶,一少半修筑在沙漠草原。尤其喜欢以山脊线作为选址修路的地点,难免遇到山峰和深谷,这时一般采取堑山埋谷的方法。堑山就是将道路选址在山峰略低一点的位置,将路以上的山峰削去一部分,然后再在路下山坡填土,夯筑一段护坡并再夯出道路来,有的时候还要夯出隔梁结构以保证护坡的牢固;埋谷就是垫方,即在两座山峰之间的谷底填筑大量土方,夯筑以后形成路面。遇到更高的山峰,在修路的时候就会采用之字形盘山路的方法,增加路面长度减小坡度。
秦始皇修筑直道虽然有方便巡游天下的打算,但直接原因还是防止匈奴的南下。秦初虽然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但是匈奴的整体实力仍然威胁着北部边境的安全。南北走向的秦直道,沿线至少有十个古关隘,并通过其他道路与全国驰道相连,构成了“一方有变,八方驰援”的防御体系,这样的交通网络,也正应了秦朝“郡郡通直道,县县送粮草”的民谣。
直道与长城呈丁字相交,配合长城的防御,加强了京畿关中和北方河套地区的交通联系。凭借这一通道,秦始皇的铁甲兵、粮食和军辎源源不断地北运,三天三夜就可抵达阴山脚下,且大部分因车道都依托山脊修建,可以随时居高临下俯瞰军情。
秦直道使王朝的政令得以迅速地传达到阴山脚下,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也能够传播到河套之外。直到隋唐时期还是重要的交通主干道,起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跟抵抗外敌的作用。
纵横四方的交通网
除了修建驰道和直道,秦朝也将战国以来错杂的交通道路进行了统一改建,最终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向全国各地的水陆交通网:
①西北干线。由长安往西,沿渭水河谷或泾水河谷,踰陇山、六盘山,贯通河西走廊,通往西域各地。
②北路干线。有两条:一条是直道。一条是从长安(或咸阳)东出,沿着渭水至蒲津渡河,沿汾水河谷而上,经平阳、太原,以至云中、代郡。
③西南干线。由渭水流域向南穿秦岭间河谷,由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进入汉中盆地,再由战国时秦国所开石牛(金牛)道入蜀。秦灭蜀即由此。自此再循秦汉所开五尺道或称西南夷道入滇。
④南路干线。由长安东南出武关,经南阳盆地出襄阳,下汉水至江陵,由荆江溯湘水经灵渠下漓水、郁水至番禺(今广州)。由此入海,再往南海诸国。
⑤东路干线。从长安东出函谷关至洛阳,东经成皋、荥阳,循济渎抵定陶,以达东方大都会临淄。
⑥东北干线。从长安至洛阳,再自洛阳渡河,沿着太行山东麓,经邺、邯郸,以通涿、蓟,复向东北至辽东地区。
⑦东南干线。由洛阳东经成皋、荥阳至陈留,沿战国时魏国开凿的鸿沟南下,由颍入淮;逾淮由肥水、巢湖以抵长江,渡江由胥溪运河进入太湖地区。另一条支线,由济渎经定陶出荷水,由泗入淮,复沿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抵达江干,渡江而至太湖流域。
⑧长江干线。这是唯一一条不是由首都出发的水运干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自云梦一带浮江而下,过丹阳,至钱唐(今杭州)。
这些通向四方的主要交通干线,其间还有许多支线相连。汉代兴起后,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延伸。这一全国性水陆交通网不仅在当时起着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统一帝国的积极作用,并且为后代长期沿用。直至近代铁路出现以前,仍然是我国境内的主要交通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