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战火中的元上都:昔日汇通欧亚的大都会

  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境内、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岸。这里原名曷里浒东川,由于每到夏季便开满金莲花,遍地金色灿然,远望如同金色的海洋,金世宗时将其改名金莲川。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总领漠南汉地的军国事务,在与汉人士大夫的接触中,受到更多的汉文化的影响。1256年春,便命汉人名士僧子聪(即刘秉忠)在金莲川地区兴筑新城作为藩邸,历时三年完工,名为开平府。忽必烈在这里建立“金莲川幕府”,培植他的势力,取得了汉人士大夫的支持,为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与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战争。在汉族儒士的影响下,忽必烈在开平已经开始推行一套兼有蒙汉文化色彩的政策,用汉法治理汉地,这与始终在漠北生活、不懂如何统治中原的阿里不哥形成鲜明对比。

元世祖忽必烈

  四年之后,忽必烈依靠汉地的丰厚人力物力战胜了阿里不哥。1263年,开平府升为上都,隔年,忽必烈又授意参照上都的模样,将燕京(今北京)建为中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由于统治重心已转移到中原汉地,因此改中都为大都,定为都城,而将上都作为避暑的夏都,形成两都制的格局。这既是出于兼控中原汉地与蒙古宗亲的需要,也是对游牧行国风俗的继承。

  上都城和大都城作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11帝,98年。一个在燕山南麓的农业区,另一个在燕山北麓的牧业区,生态与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别,之间有四条驿道相通。元朝皇帝每年春分时离开大都北上到上都避暑。到秋分的时候再南下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期间,政府各个司都会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

  一直到元朝末年,元上都始终是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从忽必烈算起,先后有六位皇帝在元上都即位。皇帝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在元上都狩猎驻夏,处理政务,接见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节、宗王贵族。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忽里台)和传统的祭祀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在这里发生了许多改变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上都城的整体布局

  上都是一座兼具汉式宫殿楼阁和草原宫帐风格的新兴城市,城内宫殿建筑各自成群,互不对称,城内有大片草滩、湖泊或水池穿涌其间,园林特色十分明显。


  整体布局上采用汉唐以来内外三重城垣的布局结构。宫城作为上都的核心,位于皇城正中部略偏北,城中宫殿众多,是皇帝办公和起居之所。皇城位于外城东南部,把宫城包裹起来,呈回字形,其建筑多为官署府衙、达官贵人的府邸。外城是在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分布于皇城的西面和北面,形状似曲尺形,由皇城的东、南两墙延伸修筑而成。

  皇城和外城的市井风貌

  外城西门靠北至皇城北门瓮城之间修筑了一道东西向隔墙,将外城间隔为南北两部分。隔墙以南、皇城以西为平民住所。南部有规整的街道,是上都路(元行政区划名)及司属驻地。隔墙以北地势较高,自成一区,是养花木禽兽供宫廷观赏游玩的皇家苑囿区。苑中有蒙古语为“失剌斡耳朵”(意为黄色帐殿)的蒙古包式宫帐建筑。失刺斡耳朵也是诈马宴举行的地方,诈马宴是蒙古王公贵族的大聚会,很多重要政务均在诈马宴上决定。可见这极具北方游牧文明特色的宫帐建筑,在元朝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元朝皇帝在上都围猎情景

  跨过护城河便进入元上都的核心——皇城。以明德门至御天门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右各有一条南北大街,与东西向的大街相交,两侧棋布小巷,将城内划分成若干方形的街区。各朝廷机构就分布在南北街区中,还建有佛寺、道观和孔庙等。

  外城东、南、西三面城门外是关厢地带,是庶民百姓集市贸易和居住区域。东西门外的大街两侧有若干小巷,巷内建筑物鳞次栉比,既有前店后院式的临街店铺,也有高宅大院;北门则是行殿和兵营所在。明德门外是东西相连的酒肆和客栈,那时的上都尽是“酒旗斜挂”。

  承载王朝更迭记忆的大安阁

  宫城位于内城中部偏北,南墙正中为阳德门,东西两墙中部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宫城内主要街道是一条通向三门的丁字大街。在丁字街相对的宫城正中央是大安阁。作为进入宫城的第一殿,它是元代皇帝处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节,甚至举行登基仪式的正殿。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正是在这里接见了马可·波罗一行。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记述:“终抵一城,名曰上都,现在位大汗所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

大安阁复原模型

  大安阁为木石建筑,雄伟壮观,金碧辉煌,高六十余米,外观四层实则内部共七层。元人有“大安御阁势苕亭,华阙中天壮上京”的赞叹,可见其雄伟与瑰丽。

  据史载,大安阁的材料和设计来自于宋徽宗建在汴梁(今开封)龙德宫的主要建筑熙春阁。金人占据汴梁后,将龙德宫改名为同乐园,作为公众游乐场所。金朝末年,元人攻打金国,为了守城,金人几乎将同乐园中的建筑都拆光去搭建防御工事,唯独留下巨大的熙春阁。元军攻破汴梁后,将壮丽精美的熙春阁就地拆解,把部件材料运到上都仿建成了大安阁。

  汉式和民族特色结合的穆清阁

  大安阁不远处是穆清阁,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宫殿,也是宫城内体量最大的建筑。穆清阁的建筑既承袭了汉式建筑形制的模式,又加入了地域和民族特色。

穆清阁遗址出土的琉璃筒瓦

  在整体风格上穆清阁沿袭了中原汉式传统建筑的阙式形制、体量高大的特点,在局部设计上体现了创新与变化。比如殿前踏道与道面的设计,就与马背民族善骑射的日常生活习惯相关。此外,除中原传统建筑构件外,增加了类似海东青等动物纹饰及大量蓝色琉璃瓦,体现了草原游牧民族崇尚狩猎与敬畏蓝天的习俗。

  不同文化的汇流之地

  因两都制的实行,元人每年都规律性地南北迁移,汉族文士们在迁移中,对于上都及其周围所谓的“胡地”有了新的认识,华夷之念也在主动或被动地改变。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碰撞改变了几千年来士人传承的文化思维,对于新的中华文化格局产生了巨大震荡。

  作为元代草原丝绸之路的起始点,上都还是融汇各种文化的国际大都会。欧亚各地诸多民族或国家的使节、旅行家、宗教人士、商人等纷纷前来,为上都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使草原文明、东方文明、欧洲文明汇聚一地。

  《马可·波罗行纪》问世后,激起西方航海家对东方的向往,推动了由海路来东方的探险活动。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元代创制的火铳等在这一时期传播到欧洲,西亚、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宗教、艺术、医药等文明成果也传到了中国,对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的城市建设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正统王朝都城的设计思想和游牧民族开放自由的文化传统,使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公元1358年,元末农民起义军攻破上都城,焚毁了城中宫阙。明初,朝廷在此建立了开平卫,后来又将开平卫撤至独石口(今河北沽源县南独石口),上都城址遂被废弃。其后又历经多次战争,最终变为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