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历史悠久,“乐舞”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从远古到周初,逐渐成为了一种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周代改变前代原始乐舞由全体氏族成员参加的性质,使巫术活动与乐舞分离,并建立了完整的礼乐制度。乐舞被纳入了雅乐体系,成为礼乐教化的工具。周王朝制定的雅乐乐舞体系,是中国乐舞文化进入成熟期的里程碑,在之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居于乐舞的正统地位。
战国铜壶上的乐舞图
周王朝用乐舞来纪功德、祀神祇、成教化、助人伦。为了贯彻实施这套礼乐制度,周王室组成了宏大的宫廷乐舞机构,整理了黄帝、唐尧、虞舜、夏、商等前代遗存的乐舞,加上周代创制的乐舞,统一进行规范,使其表演等级化、风格功能化、道具符号化、队形佾舞化,最终形成六套经王室审定的祭祀乐舞,或用于祭祀吉礼,或用于宴飨之礼。这六套乐舞总称为六代舞,也叫六大舞。
歌颂功德
这六部乐舞每一部都有明确的主题,都是表彰某个圣明的先王的功德。
《云门大卷》为黄帝时代的乐舞,简称《云门》,或称《承云之乐》。相传黄帝氏族崇拜云,所以往往以云记事,以云命官。《云门》就是黄帝氏族祭祀云的图腾舞蹈,主题是歌颂黄帝“大施天下道而行之”。
尧时代的乐舞,一说为《咸池》,也称《大咸》,是黄帝氏族传下,尧增修沿用的乐舞。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落之处,认为它主管五谷,所以祭祀它。另一说是尧氏族本族的乐舞《大章》,主题是歌颂尧之大德彰明于天下。相传《大章》是尧氏族人效仿山林溪谷之声创制的乐舞,表演时,人们敲打石块,在麋鹿皮蒙制的土鼓伴奏声下,跳百兽舞。
虞舜时代的乐舞名《大韶》,也称《九韶》《箫韶》,约自夏代以后又称为《九招》《九辩》及《九歌》。传说它的作者名夔,歌颂舜以文德治邦。
《大夏》是夏代乐舞,也称《龠夏》,传为皋陶所作,颂扬禹治洪水的功绩。《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说:“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
《大濩》也称《護》《韶濩》《护》,殷墟卜辞证实是商代祭汤的乐舞,传为伊尹所作,颂扬汤灭夏桀、救护万民的功德。
以上五种是周朝继承改编的前代乐舞,唯有《大武》是周人的创作。《吕氏春秋》说《大武》的作者是周公,最开始是武王灭商后,在京庙报捷祭祀时表演的乐舞,表现的是武王伐纣灭商的伟大功绩。
祭祀对象
六代舞用于郊社(郊指冬至日在国都南郊祭天,社指夏至日在国都北郊祭地)、宗庙祭祖、宫廷宴飨等重要场合,以和平中正为原则,以庄重肃穆为标准。演出仪式隆重,舞诗有特定的教化内容,舞队也有一定象征意义。所奏的音律,所祭的神祇对象,都有定制:
舞《云门》时,奏黄钟,歌大吕,祭天神;
舞《大章》时,奏太簇,歌应钟,祭地神;
舞《大韶》时,奏姑洗,歌南吕,祭四方神;
舞《大夏》时,奏蕤宾,歌函钟,祭山川;
舞《大濩》时,奏夷则,歌小吕,享先妣;
舞《大武》时,奏无射,歌夹钟,享先祖。
演出形式
这六套乐舞可分为两类,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所谓文是指以文德定天下,武是指以武功取天下。文舞时,舞蹈者手里拿着乐器“龠”(排箫)和鸟羽“翟”。武舞时,舞蹈者手里拿着干(盾)戚(斧)。舞者手中所执的龠、翟、干、戚等道具,舞蹈的每一动态都有具体的象征意义。
战国彩绘漆盒上的乐舞图
其中,《大韶》《大武》分别为文舞、武舞的代表作。
《大韶》由编管乐器箫作主要伴奏,风格“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给人一种优美舒畅之感,后世因此用大韶来泛指美妙的仙乐。《尚书·益稷》中记载了《大韶》表演的过程:“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表示它包含了祭奠礼仪内容。演奏时出现了“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的场面,说明此时舞者会戴着假面扮成鸟兽的形态,随着节奏,欣然起舞。
《大武》的音乐以五声为主,伴奏乐器为雅乐所用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演出时,随着隆隆的鼓声,舞队全副武装巍然肃立,唱起雄壮的歌,以战阵的形式开始舞蹈。舞分六段:第一段舞列由南向北进,表演出兵;第二段表现灭商的经过;第三段舞列回到南端的位置,表示武王伐纣以后的凯旋;第四段表现平定南方边疆;第五段舞蹈队分为左右两列,歌颂周公和召公共同辅理朝政的功绩;第六段舞队回复最初的舞列肃立,表示对周武王的崇高敬意。六段舞蹈的差别,除动作外,主要是队形的变化。舞蹈时唱的歌词,有一部分保存在《诗经·周颂》中。
雅乐演出时舞队的人数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当时乐舞的行列称佾,每佾八人。天子的乐舞用八佾,就是用64人组成的舞队。在举行大祭时,由大司乐率领着贵族子弟根据不同的场合表演不同的大舞。
周朝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大司乐”,管理乐舞的演出,并负责乐舞教育。
周代雅乐除了六代舞,还有六小舞、象舞等其他祭祀乐舞,同为贵族子弟的必修内容。王室贵族的子弟13岁就要开始学习小舞,15岁要学象舞,20岁要学大舞和各种祭仪。这些乐舞都学通了,才能去做官。
周朝之所以如此重视乐舞和乐舞教育,是坚信乐可以和礼互相补充。通过乐舞来强调民族、宗族、文化的认同。周王朝认为通过乐舞的熏陶,人的精神面貌,情操志趣都会发生变化。在有规律的动作韵律和姿态中,在有条理的队形变换中,人能去掉粗俗的举止,去掉散漫的行为,做到步调一致,仪态端庄,变得正直而温顺,宽厚而严肃,心胸开阔,志高气壮。
六代乐舞的制定,开中国雅乐之先河,以六代乐舞为代表形式和典型形态的礼乐大曲是当时社会主流音乐形式和引领者。春秋以后,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改变,六代乐舞受到民间俗舞与宫廷女乐舞蹈的冲击,已名存实亡。但因雅乐是华夏礼教的正统仪典而在宫廷政治中享有特殊地位,历朝帝王都将六代乐舞视为“先王之乐”,因袭制作,始终按照文、武二舞的形式歌功颂德、祭天祀祖,一直传至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