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理研究数千年来绵延不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至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快速形成与发展时期,在地形、物候、水文、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地理区划和地图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可贵的成就,出现了一系列地理专篇:如中国现存最早的物候专篇《夏小正》,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禹贡》(《尚书·禹贡》),中国最早的山地著作《五藏山经》(《山经》,后成为《山海经》一部分),以及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兆域图》等。
古代地理方位表示
现在人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中等表示地理方位,而古代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表示方法。
阴阳表示地理方位
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在古代地理书籍中,一般称山的南坡和水的北岸为阳,称山的北坡和水的南岸为阴。
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比较好理解。中原地区大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不会直射,阳光只会从南面照射过来,对于山来说南面始终会被太阳照射,北面多数时间照不到。
中国地形是西北高东南渐低,主要的水系一般呈东西走向。由于江河是凹下去低于地平面的,南边来的阳光只能照到北边,南边因为河岸的遮挡会有阴影。因此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我国很多地名也是由此而来,如贵阳就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汉阳指汉水的北面,江阴指长江的南面。
左右表示地理方位
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有人认为这是受古人“坐北朝南”朝向习惯的影响,也有学者认为这源于古代地理图籍方位的确立。
古代的地图以南为上来画的居多。绘制于汉文帝时期的《长沙国南部驻军图》和《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上方标有南,左方标有东,表明其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制作于公元前323年至前315年的《兆域图》,是战国时中山国王修建陵园的规划图,其方位也是上南下北。
《长沙国南部驻军图》复原图
从宋代开始,存世地图渐多,由于所取参照物不同,定向也开始各不一样。南宋程大昌《雍录十卷》有地图32幅,其中29幅的方向为上南下北。而南宋周应合编撰的《健康志》所附地图,定向却以东、西、南、北为上的都有。明郑若曾《筹海图编》中的地图多把大海置于上方,大陆绘于下方,定向也以实用为原则。明末清初,以北为正上的经纬度制图法传入中国,于是中国人的地图定位也产生了以南为上或以北为上的严重分歧。现在通用地图的绘制虽都以北为上了,但江左、河右等表示地理区域的说法却保存了下来。
例如江左即指江东。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因处长江下游以东,按照古人的方位认知就被叫成了江左。同样的淮左就是淮水东面,还有山东称山左、山西称山右,也是依据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产生的称谓。
五行表示地理方位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五行(木、火、土、金、水)是宇宙中的五种基本元素,代表的方位是: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后来,四季(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每季末月土)、五色(青木、红火、黄土、白金、黑水)等元素被纳入五行体系,也与地理方位组成了配合关系。
董仲舒《春秋繁露. 五行之义》篇中说:“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因此很多古诗文中常把西风称作秋风或金风。东汉王充《论衡》中也有“黄色为土色,位在中央”的说法。
天干地支表示地理方位
古人还把天干和五行结合起来表示地理方位,口诀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二地支也各有代表的方位。从汉唐首都长安南越秦岭,通向安康、汉中的重要驿道子午道,就是因古代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而得名。另外卯表示东方,因卯时是日出东方时,酉表示西方,也因酉时是日落西方之时。
四神兽表示地理方位
在古代神话中,苍龙(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神兽”。古人又把它们与地理方位组成了对应关系,称作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神兽因此又被称为四方四神。我国古代宫城的四方城门和街道桥梁、湖泊等地名也常用四神兽来命名,如长安、金陵的玄武门都在宫城之北,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诗句中的朱雀桥则在宫城之南。
此外还有用八卦、数字、星宿等多种方位表示方法,大多与阴阳五行学说相配合。
古代地理中的区域概念
中国古代对区域地理的认识,始见于《尚书·禹贡》中对九州的认识。《禹贡》按河流、山脉、海洋的自然分界把全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世很多地理著作中都有九州之制,只是名称有所不同或范围有出入。《尔雅·释地》九州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职方》九州有幽、并,而无徐、梁州;《吕氏春秋·有始览》九州有幽州,而无梁州。后世将《禹贡》《尔雅》《职方》的九州,合称为夏、商、周“三代九州”。后来九州泛指整个中国。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中原一词,原本泛指原野,第一次指定“中原”地理方位的是《尚书·禹贡》。《禹贡》中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名“中原”。后来中原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拓展,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古代早期特别是秦汉以前典籍中所记录的地理认识,大多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对中原古代的地理认识,要远比对其他地域的认识要清晰、准确。
如《夏小正》中的物候知识,主要是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物候情况的记录。《考工记》中有“天有时,地有气……橘逾淮而北为积……地气然也”的说法,这样准确地总结淮河南北地域差异,正是对中原古代地理环境认识的结果。
海内、四海指的是天下、全国。古时人们把海看作是陆地的边际,海洋之外的区域称作海外。后又认为我国疆土四方外围皆有海,提出了四海的概念。但四海所指地域因时因地而异,古今不一。
由于地理之便,东海最早纳入中华文明的视野。先秦时代的东海指今天的黄海;秦汉以后兼指现在的黄海、东海;明以后所指才与今天的东海相当。春秋时期越国所临海既可称东海,又可作南海。秦以后,南海泛指今我国南海及东南亚一带及其海域,更远至印度洋海域以及印尼至澳大利亚一带。
由于西部远距海洋,西海泛指中国西部湖泊或西部地区。随着人们地理知识的逐渐增加,西海所指渐多,诸如青海湖、居延海、咸海、里海等,甚至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某一时代称西海之后,即使往后发现更西的海水,称之为西海,但之前所称西海也并不改变,所以出现西海指那么多的湖泊和海洋的现象就不奇怪了。
北海在春秋战国一般指今渤海,但《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北海泛指漠北地区。秦、汉、三国时大都指今贝加尔湖,唐代指巴尔喀什湖,元代多指叶尼塞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或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