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做梦,其他动物也做梦吗?

  在古代梦被认为是一种“神授”或“着魔”。持唯心主义和封建迷信观点的人,认为梦是未来吉凶祸福的预言、神的启示、离体灵魂的漫游等等。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不随意想象活动。梦中的情节是由意识层次上的表象构成的,梦本身则大多是无意识进行的。

  【睡眠和做梦】

  根据对人的脑电、肌电和眼电的研究,现代科学认为人的睡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正相慢波睡眠或者叫非快速眼动睡眠,另一种是异相睡眠或者叫快速眼动睡眠。

  慢波睡眠是由清醒过渡到睡眠状态,其特点是与外部世界相关的意识作用被中断,此时脑电图显示为慢波,眼球活动慢。之后就进入异相睡眠,此时期机体生理活动增加,心率、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脑血流量和供氧增加,脑电图表现为快波,接近于觉醒状态,眼球活动很快,一分钟可达五六十次。

  成年人的慢波睡眠分为4期,一般年轻成人大约需经过70~80分钟的慢波睡眠后,才能进入第一次异相睡眠。常见的程序是:觉醒-1期-2期-3期-4期-3期-2期-第一次异相睡眠,然后重复慢波睡眠(2期-3期-4期-3期-2期)后才能进入第二次异相睡眠。一夜之中,这两种睡眠交替 4~6次。

  人在做梦时,一般会呼吸浅促,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眼球快速转动,脑电图也必然出现快波。因此,“快速动眼”加上“脑电图快波”一般可作为做梦的标志。

  梦在慢波3~4期中也偶有发生,但更多发生在异相睡眠期。而且发生在异相睡眠期和慢波3~4期中的梦也是有差别的。异相睡眠期间做梦知觉性较强,视知觉尤其突出,梦到的内容较生动和稀奇古怪。在慢波3~4期做梦则生动性较弱,内容与现实联系较密切,常涉及近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两种睡眠状态都可直接转为觉醒。如果是异相睡眠转为觉醒,人们更容易回忆起梦境内容,因此人在异相睡眠期间被唤醒,报告做梦的机会显著较高。假如从慢波睡眠转为觉醒,那么就很难记起睡眠时的梦境了。那些断言自己很少做梦或从来不做梦的人,一般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梦的产生原因】

  做梦本身是无意识进行的,在心理学中称它是一种不随意想象。尽管梦境有时是很荒诞奇特的,但是构成梦境的一切素材都是梦者先前看过的、听过的,自己所经历过的事物,所以梦仍然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弗洛伊德在《梦的释义》中就曾指出,梦的组成成分或“要素”在梦前的长时记忆中早已存在,只是这些“要素”在梦中会出现“新的和离奇的组合”。

  睡眠时大脑皮层细胞产生一种弥漫性抑制。如果抑制扩散到大脑皮层各个区域则人处于熟睡状态,这时没有梦。在异相睡眠阶段,大脑皮质抑制很浅,局部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梦就开始从这里产生。

  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细胞和有关的神经细胞群建立联系就会出现相应的梦。如果和语言细胞群建立暂时联系就可能出现说梦话的现象,如果和运动细胞群建立暂时联系就多会做出一些动作甚至梦游,如果和听觉细胞群建立暂时联系就会出现关于听觉的梦。

  周围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刺激传到大脑,通常也会做起相关的梦来。

  感觉器官受到外界的光、声,气、味、寒冷等刺激的影响,就引起睡者相关的梦境。体内的生理活动和病变刺激也常是产生做梦的原因。人有时在体内发生病变之初有微小的刺激进入大脑,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往往感受不到,但在睡眠时,外部的刺激相对来说少了,这种刺激就会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活动起来,形成反映有关病变的梦。

  【动物也做梦】

  不仅人类做梦,其他动物也会做梦。但人类做梦时伴随“快速眼球运动”的判断标准并不适用于其他动物。

  动物的睡眠时间和方式各有差异。例如冷血动物(爬行类)仅呈现慢波睡眠单类型睡眠,其中包括乌龟,鳄鱼和大蟒等。而温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均呈现慢波和异相两类型睡眠。

  相对应的,大部分爬行动物不会做梦,鸟类都会做梦,不过大多数鸟类只做短暂的梦。各种哺乳动物,如猫、狗、马等家畜,还有大象、老鼠、刺猬、松鼠、犰狳、蝙蝠等都会做梦,有的做梦较频繁,有的则少些,鱼类、两栖动物和无脊动物都不会做梦。

  【梦有什么作用】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人在白天被压抑的欲望能以伪装的形式在梦中出现,以得到满足。认知观点认为,梦给人提供了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方法。生物学观点认为,梦是大脑试图对睡眠的快速眼动期脑活动的无序内容作出解释的体现。

  最近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梦可以帮助人对日间接收的信息进行记忆和整合,也有利于情绪调控和脑功能的恢复。动物的梦也跟人类的梦一样,在技能学习和记忆的整合、巩固中发挥作用。

  比如,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监控了小鼠在迷宫中学习获取食物和睡眠中大脑的电活动。结果发现,小鼠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重复了迷宫学习时某些神经元相同的放电活动。

  美国科学家还对猴子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在一只猴子面前设置一个屏幕,屏幕上反复出现同一个画面;每当屏幕上映出这一画面时,就强迫猴子推动身边的一根杠杆。如果猴子拒绝执行,就用电棍击它。过了一些日子,猴子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它一看见那画面,就主动去推杠杆。后来,科学家发现,这只猴子在睡眠中也会不时地去推那杠杆。这表明猴子很可能在睡梦中“看见”了那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