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为什么没有批量印刷而全部由人工手抄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部规模空前、文献价值巨大,至今被学术界视为珍宝的类书,那就是《永乐大典》。
所谓类书就是辑录一种或多种门类的文献资料,按照类别、韵目等方法编排,便于寻检、征引的工具书。类书的编纂目的,主要是给帝王及贵族子弟临事检索、熟习典故之用,也有的专供文人学士诗文写作、科举考试之用。类书在客观上保存了许多已失传的古籍,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修书过程

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盛世修书的传统,古代的帝王多热衷于通过修书著典来宣示自己统治时期的文治武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时,明太祖朱元璋就想要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

 

明成祖朱棣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深感臣民对其夺位有不平之气,难以力服。加上由于连年征战以及元朝对宋朝文化的破坏,使得不少典籍失传。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的焦点,朱棣十分重视文教工作,下令编纂了大量的书籍,如《古今列女传》《明太祖实录》《历代名臣奏议》《五经四书大全》等。他还决定编一部世所罕见的书,把中国上千年来的文化典籍全部记录下来。也借着修典这一文化盛事来笼络朝野士子,获得他们的认同,以此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以天下古今事物,浩如烟海,散载诸书籍,查找不易为由,命翰林学士解缙等将“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解缙等奉诏编纂,召集147名主要编纂人员,依韵编次,于次年(1404年)十一月,奏上成书送呈朱棣。朱棣赐书名为《文献大成》,此即《永乐大典》的前身。但这部书朱棣并不满意,他不满于该书的急就速成,认为采摘不广,记载太略,“所纂尚多未备”。

永乐三年(1405年)正月,朱棣再命在原书的基础上重修,并增派被称为“明朝第一谋士”的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为监修,刑部左侍郎刘季篪为副监修,又增设正、副总裁;命礼部简派官员以及四方宿儒文学之士充纂修,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提供朝暮膳。投入人力物力更胜上一次,参加编纂的官员前后多达3000余人,参用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可见其修书的决心。

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全书编成定稿,朱棣阅毕十分满意,赐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撰序言以纪其事。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永乐大典》正式成书。

 

规模与体例

全书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包含经史子集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卜、释道、技艺等种类的书籍资料七八千种,并加以汇聚群分,极为详备。全书缮写成22877卷,仅凡例、目录就有60卷,装成11095册,共计约3亿7千万字。

 

《永乐大典》编纂之初,就定有凡例21项,对材料的取舍、分类、排比等都有明确规定。全书采取按韵与分类相结合的“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办法,按《洪武正韵》的韵目编排,分列单字,其下详注该字的音韵、训释,再依次把有关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文异见、诗文词曲等均随字收载。

在装帧上,全书采用上等白宣纸,印有朱丝栏,每半页8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字。名物器什、山川地形等皆绘有图形,精丽工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佳品。书面硬裱、黄绫面、包背装。封面左上首签题《永乐大典》四字。其篇幅之大,搜罗之广,缮写之工整,装潢之精湛,为当时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更为可贵的是凡入辑之书,不许任意删节涂改,均直录原文,或整段移录,或整篇移录,甚至整部书移录。采用兼收并取方式,尽量保持书籍的原始内容。这样一来就保存了明代以前的大量宝贵的资料。

因此后世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过多部失传的著作。嘉靖年间,张四维从大典中辑出了《名公书判清明集》17卷,是最早的辑佚之作。乾隆元年全祖望通过李绂借阅大典,辑出王安石《周官新义》60卷、高氏《春秋义宗》150卷等。清代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512种书,包括已失佚的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巨篇。学者戴震也曾发现《永乐大典》几乎保存了完整的《水经注》。《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他编纂《四库全书》时,曾参考残存于世的《永乐大典》,虽然他看到的只是《永乐大典》的“冰山一角”,但上面的记载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还是深深地震撼了他。

 

手写而非版印

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全部是用明代官用楷书一笔一笔抄写成,绘图精丽工致,只手抄正本一部,未刻印。

 

也有人曾提议刊刻,但因“工费浩繁”而作罢。当时刻版印刷的图书一般都是历书等需要量很大的书籍。《永乐大典》太庞大浩繁,如果要刊印,无论雕版还是活字排印,印刷这么大部头的类书都不太现实,所耗成本太大,且这部书也不是以流布民间普及文化为目的,耗时耗力刊印没有必要。且《永乐大典》皆由文笔出色的儒生书写,叫做写本(无论时代早晚,刻印本书是否盛行,书籍的手写传抄出自名流学者之手,往往称为写本,而不称为抄本),不是一般的抄本,进献给皇帝更显珍贵。

 

收藏与版本

《永乐大典》成书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皇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很少利用。明代的帝王中只有孝宗和世宗这两位常常阅读《永乐大典》。据《明实录》载,孝宗朱祐樘常查阅大典,并曾命人将中所搜辑的药物、禁方抄出给御医药房,而且亲自书写书中的一些金匮秘方赐给太医院应用。明世宗朱厚熜则更是喜爱,在他的案头上常备着几册《永乐大典》,每有疑问,都会按韵索览。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编纂时所据的原稿付之一炬。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皇宫大火,三殿和文、武两楼等主要建筑物全部焚毁,《永乐大典》由于世宗朱厚熜的宝爱,特别督促抢救才幸免于灾。此次失火让嘉靖皇帝心有余悸,决定“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朱厚熜命文渊阁臣徐阶、礼部侍郎高拱等召集儒臣照原本誊写副本一部,誊写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副本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一致。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完成,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嘉靖钞本”或“副本”。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

 

副本毁坏殆尽,正本下落不明

《永乐大典》正本现在已经全本佚失不知去向,至今未曾发现实物存世。对于正本的去向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历史学界有多种猜测,但均未得到证实。据说清朝皇帝入京后就曾下令寻找《永乐大典》的正本和副本,但最后只发现了副本。

副本也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库全书》时,就发现《永乐大典》已遗失缺失2422卷,约千余册,只剩下约8000册。咸丰时又遭到官吏盗窃部分散佚。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永乐大典》。1900年,义和团为攻下英使馆,火烧使馆旁边的翰林院,存放在里面的《永乐大典》绝大部分被焚毁,余下的也被劫掠散失殆尽。

屡遭浩劫的《永乐大典》副本今仅存418册823卷,散藏于9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收藏机构,约为原书的4%,中国仅存200多册。(马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