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士族强权、群雄逐鹿的时代,既有威名天下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汝南周氏等南渡侨姓士族,也有富甲一方的吴郡陆氏、会稽虞氏等江南望族。士族不仅辅弼君王,长期涉足朝政,而且其子弟在经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具有较为深厚的造诣,可谓是独领风骚数百年。素有“江左豪门”之称的虞氏家族,兴于东汉末年,衰于隋唐之际,活跃中国历史舞台长达500年,是独树一帜的江东世家大族。
东吴名仕虞翻
在东汉末至唐中叶近500年的时间里,虞氏家族势力长盛不衰,先后有20余人载于《三国志》《晋书》《南史》等国史正传,加上其他历史典籍中有记载的50余人,合计约70余人留名史册。在这些豪杰人物之中,历代封侯者7人,官至三公九卿者10余人,堪称“会稽四姓”之首。随着虞氏家族的发展,逐渐分为西虞与东虞两支。西虞定居于浙江余姚西南部的罗壁山一带,东虞则聚居于浙江慈溪杜湖山虞家湾(今浙江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杜岙村) 一带。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慈溪建县之前,鸣鹤杜岙村属会稽郡余姚县,因此后人将两虞合称为“会稽虞氏”或“余姚虞氏”。
鸣鹤古镇老街
东汉末年,会稽虞氏由中原迁入会稽郡余姚县,与东晋侨姓士族相同,他们本居中原之地,因南迁较早,故视为江东望族。据记载,虞氏最早可追溯至秦代虞香,唐代史学家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香十四代孙意自东郡徙余姚,五代孙欲,欲生翻。”两汉之际,虞意自东郡(今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南迁至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慈溪)一带。东汉末年,虞氏家族迅速壮大,凭借道德、军功、学术以及强大的宗族和经济力量,巧妙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各种势力关系,一跃成为“江左豪族”。
虞氏家族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人物是东汉中叶的虞光,他曾担任过零陵(今湖南永州)太守一职。虞光的儿子虞成和曾孙虞歆还分别担任过平舆(今河南平舆)县令和日南(今越南横山)太守。东汉中后期,为了躲避战乱、保全族人,虞氏家族扶老携幼渡过黄河,直抵江南,并在余姚一带定居下来。
虞氏家族开始刊载史册、闻名于世的,莫过于东汉末年大将虞翻。虞翻,字仲翔,少年好学,颇具傲气。东汉末年,虞翻担任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当时,孙策南征会稽,虞翻劝阻王朗莫用兵,王朗不听劝且执意用兵,后惨遭兵败。虞翻随后投靠孙策门下,仍官居功曹之职。尽管虞翻是降将,但孙策“待以交友之礼”,可见孙策对其颇为尊重。虞翻对孙策可谓是尽心竭力,曾帮其规劝华歆。孙策对其他臣僚谈及虞翻时,夸赞其为“吾萧何, 守会稽耳”,将虞翻赞誉为萧何。缘于孙策对虞翻颇为宠幸,故其家族并未如同郡的盛氏、周氏一样惨遭诛戮,在江东可谓是煊赫一时。曹操东征孙吴时,命幕僚、素有“建安七子”之称的陈琳作《檄吴将校部曲文》,文中提及虞翻之父虞歆,意在规劝其降于曹操。此后,曹操又派人游说虞翻,借招揽天下英才之名,许诺其出任御史,然虞翻拒辞不仕。孙权建立东吴后,虞翻出任骑都尉。孙权嗜酒,每每兴致一来,便与大臣们宴饮,而且还亲自为臣下倒酒。虞翻不想被灌醉,便假装不胜酒力“醉”翻于地。当孙权为他人斟酒时,虞翻又若无其事,好端端地坐在那里。孙权勃然大怒,遂下令诛杀虞翻,幸亏在场诸臣规谏,方才免其一死。然而虞翻毫不悔改,非但没有阿谀奉承,还屡次直言进谏,后被谪戍至丹阳郡泾县(今安徽泾县)。尽管虞翻遭受贬谪,却本性狂狷,屡因酒后失言,数次险被斩杀,最后被贬谪至交州(今广东广州)。虞翻在交州为官期间,十余年间聚子弟数百人,讲学不倦,首开岭南学风。他曾多次告诫其门下弟子:“可留江北居,后世禄位当胜于为,声名不及尔,然相继代兴,居江南必不昌。”虞翻卒于交州,后归葬余姚。
虞翻
虞翻不仅累建军功,而且在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其遍览《春秋》《孝经》《老子》《论语》等经籍,尤以精通《易经》著称于世。早年,虞翻就力学深思,所著之书多为时人所赞誉,东汉鸿儒孔融和张纮对虞翻评价甚高:“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经》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经》,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会稽都尉张绂与孔融在往来书信中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虞翻还略懂医术,据说吕蒙与关羽大战后,回建业(今江苏南京)修整时,就力邀虞翻诊视病情。
虞翻的《易经》研究最为世人所称道。他不仅精通筮术,而且有占卜的本领。当时,孙吴诸将与关羽大战,孙权请虞翻占卜,“果如翻言”。孙权也不得不叹服虞翻:“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虞翻流放至交州后,尽管地处偏远,但仍醉心于学问,其门徒众多,而且为《老子》《论语》《国语》等训注,皆流传于世。虞翻的《易经》学研究,在传承东汉《易经》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具有开拓与创新的一面。西汉《易经》学多强调天人感应,日常事务均要占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君王政治服务。东汉《易经》学则回归治经之本,历经郑玄、荀爽、荆州学派直到虞翻。他们开创了纷繁的《易经》学体例,目的在于解说《易经》经文。经过虞翻等人的深入研究,《易经》学研究主流渐渐脱离巫术神道的羁绊,理性色彩大为增强。
虞翻之后,虞氏家族在三国鼎立的东吴政坛上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虞翻有十一子,四子虞氾在拥立孙休时有功,与贺邵、王藩、薛莹俱为散骑常侍,后任交州刺史、会稽侯。五子虞忠官至宜都太守,娶孙权的孙女为妻。东吴亡后,虞忠坚守不降,遂赴死。六子虞耸“在吴历清官”,八子虞昺“仕吴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超拜尚书侍中,晋军来伐,遣昺持节都督武昌以上诸军事”,颇受重用。此外,虞氏家族的虞察担任过征虏将军,虞授担任过广州都督。由此可见,尽管虞翻在仕途上遭受打击,但其宗族子弟大多在东吴担任过地方要职。
权倾东晋朝野的虞潭和虞喜
东晋之际是虞氏家族最为辉煌的时期。西晋末年,晋惠帝昏聩导致“八王之乱”,琅琊王司马睿为避锋芒,听从权臣王导的建议南渡建康(今江苏南京),并笼络江左豪门士族。建兴五年(317年),晋愍帝司马邺被刘聪所弑,西晋灭亡。在晋朝宗室和江左士族的拥戴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年号建武,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在东晋建立之初,虞氏家族利用其在当地的影响力,积极帮助司马氏巩固政权。司马氏投桃报李,任用虞氏子弟为官,由此虞氏一门的声望达到顶峰。
虞潭,字思奥,乃虞翻之孙,虞忠之子。在西晋灭吴的战争中,虞翻第五子虞忠战死沙场,忠烈可嘉。虞忠之子虞潭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又继承了祖父的聪慧,成为辅助司马睿建功立业的功臣。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义阳人(今河南信阳一带)张昌举兵叛乱,许多郡县迫于无奈纷纷应从。虞潭却独自发兵讨伐,平定叛乱,并以军功受爵都亭侯。其后,庐江(今安徽庐江)寒门之士陈敏趁晋末大乱之机,割据吴越。吴越乃江东士族的聚集地,起初吴郡顾荣、丹阳纪瞻等吴郡士族都受陈敏之官。但作为会稽士族的虞潭却“东下讨敏,弟赞于江州”。此后,又讨伐陈恢、湘川贼杜弢等。晋元帝对虞潭颇为赏识,召见虞潭委任补丞相军谘祭酒以及琅琊国(今山东临沂一带)中尉等职。东晋初年,王敦举兵叛乱,其部王含进逼建康。当时,三吴士族大多持观望态度,但虞潭却旗帜鲜明地反对王敦之乱。以疾告归的虞潭,招徕本县宗人及郡中大族,自假明威将军,讨伐叛乱。王敦之乱平息后,虞潭因军功擢升尚书,寻补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晋成帝年间,又发生了苏峻之乱。虞潭为吴兴(今浙江吴兴)太守,又加封都督领三吴、晋陵、宣城、义兴等郡,可见虞潭的地位已相当显赫。凭借虞潭助剿平叛,虞氏家族奠定了在东晋的地位,虞氏家族的成员也都官居高位,东晋初期是虞氏家族最为辉煌的时期。除了累建奇功外,虞潭在学术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虞潭的学术研究多倾向于重典尚礼的学风,代表作有《投壶经》4卷、《投壶变》1卷;此外,还撰有《公除祭表》《父母乖离议》《悼杨皇后宜配食武帝议》《公除蜡祭论》等。
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世称虞苑
虞喜,字仲宁,生于东吴末年,历经西晋,至东晋中期卒。虞喜的父亲虞察,在孙吴时期担任过征虏将军。胞弟虞预,在东晋成帝、康帝、穆帝时,担任过著作郎、散骑常侍等官,进爵平康侯。虞预在学术方面也颇有成就,素来雅好经史,著有《晋书》《会稽典录》《诸虞传》等。虞喜从少年时起,就颇有声望。他博学好古,受到人们的一致赞扬。东晋怀帝、明帝、成帝时,曾多次征召虞喜充任博士、贤良、散骑常侍等官,均被一一回绝。每当朝政有决断不了之事时,皇帝就专门派使者来听取他的意见,可见司马氏对其信任有加。尽管如此,虞喜一生“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擬古人”,不愿出仕,长期隐居于浙东四明山东北部一带。后来,虞喜隐居之地被称为“大隐”,这一地名一直延续至今。虞喜一生著述颇丰,撰有《周官驳难》3卷、《论语赞》9卷、《新书对张论》10卷、《赞郑玄论语注》10卷、《志林》30卷、《广林》24卷、《后林》10卷等。虞喜潜心经传,兼览谶纬,所著述数十万言,刊行于世。最值得称道的是虞喜对天文学的精深研究,他通过常年观察天体运行规律,发现了“岁差”这一天文奇观,并撰写有《安天论》。
东晋末年,谯国桓温之子桓玄掌权,虞氏和桓氏关系一向甚好,并未反对桓玄用事。大将刘裕擅权后,鉴于东晋“治纲大弛,权门并兼,强弱相陵,百姓流离”的现状,遂“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知禁”,桓氏豪门被灭,祸及虞氏,身为“权门”“豪强”的虞亮“藏匿亡命千余人”而被诛杀。作为东南名流士族,虞氏家族对出身低微的庶族刘裕打击士族的做法颇为不满。虞亮死后,包括虞氏在内的一些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矛盾日益白热化。缘于虞氏未能积极支持刘裕,进入刘宋之际,虞氏家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竟然未有一人列入正史。尽管如此,会稽虞氏的旁系、别枝等应时而起,代有传人,不乏杰出之人维护家族利益,虞愿就是其中一位。虞愿在宋文帝元嘉年间担任过湘东王国常侍,为宋明帝所赏识,后擢升晋平太守,被誉为“清廉太守”,著有《五经论问》《会稽记》等。
南朝名仕虞通之与虞寄
南朝之际的虞氏家族,相较于前代稍有变化。在此之前,虞氏家族虽以学术持家,但子弟中尚有因军功获勋者。刘宋初年,虞玩担任东海王行参军、乌程令。元徽年间,虞玩出任尚书右丞。萧齐替代刘宋之后,虞玩因齐高帝旧恩出任骠骑将军、黄门郎,领本部中正,官位极为显赫。鉴于“宋时人籍欺巧”,齐高帝萧道成命虞玩与傅坚检定户籍,提高税役。但户籍冒名顶替者不乏其人,积重难返,终于引发唐寓起义。虞玩平叛后不久,便以疾告老还乡。
进入南朝以后,虞氏家族除虞玩外,其子弟大多在政治或军事上少有作为,学术上的成就也较为平淡,但依旧不乏杰出之士,尤以虞通之以及虞寄、虞荔兄弟最为出色。虞通之,又名虞通,是宋齐时期著名的小说家。他曾担任宋明帝黄门郎,官至步兵校尉。虞通之不仅善于专研《易经》学,而且颇有学术见解,著有《后妃记》4卷、《妒记》2卷、《善谏》2卷,后世编撰有《虞通之集》20卷。其文存世不多,如由鲁迅所编的《古小说钩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两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存其诗一首。
虞寄,字次安,年少之时,辩才卓越,颇得世人赞赏。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南史·虞寄传》中称赞“此子非常人,文举之对不是过也”。虞寄好学上进,擅为文。梁武帝大同年间,京城恰逢暴雨,虞寄作《瑞雨颂》呈上,梁武帝看后十分欣赏,对其兄虞荔说:“此颂典裁清拔,卿家之士龙也。将如何擢用?”虞寄听后感叹道:“美盛德之形容,以申击壤之情耳。吾岂买名求仕者乎?”于是闭门称疾,以读书自娱。南梁末年,虞寄被郑玮劫持投奔闽中陈宝应幕府,陈宝应待之如上宾。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后,虞寄劝陈宝应主动结交,陈宝应从之,遂派使者表示归顺。承圣元年(552年),陈霸先封虞寄为和戎将军、中书侍郎,征召其入京,陈宝应爱其才华,不予送归。后陈宝应暗中谋划叛乱,虞寄多次婉言规劝,皆不予理会。自此之后,虞寄为拒绝陈宝应的拉拢,假病寓居东山寺(今福建仙游东山寺)。陈宝应后来叛乱兵败,夜至莆田,非常悔恨地说:“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
虞寄之兄虞荔则继续为朝廷效力,侯景之乱时,虞荔率众抵达台城抵御乱军,任镇西谐议参军。此时其母与梁武帝一道死于台城,因丧礼无法举办,只得草草埋葬,令虞荔常怀愧疚之心,终生素食布衣。梁朝灭亡后,虞荔被陈朝征辟为太子中庶子,不久兼领东扬、扬州二州大中正。天嘉二年(561年)虞荔去世,时年59岁。陈文帝十分惋惜,赠侍中,谥号曰德子。灵柩送归故乡时,陈文帝还亲自为其送行,荣耀至极。
隋唐名臣虞世南与虞世基
隋开皇九年(589年),杨广率军攻入南陈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陈灭亡,隋朝统一中国,由此结束了长达273年南北分裂的历史局面。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政权,勒令江左豪门迁居中原,甚至不允许其死后归葬家乡。隋炀帝杨广荒淫无度,不仅穷兵黩武数次远征高丽,而且滥用民力开凿运河、大兴土木,百姓迫于生计,纷纷揭竿而起。最后,以李渊为代表的关陇贵族取代隋朝,开创大唐盛世。隋唐鼎革之际,是虞氏子孙最后延续家族荣耀的时代。至盛唐以后,虞氏家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虞绰,字士裕,父亲虞孝曾,担任过陈朝始兴王的咨议。虞绰相貌伟岸,不仅博学,而且有杰出的才能,尤其擅长草书和隶书。时人很欣赏虞绰的文采,认为“虞郎的文章,没人比得上”。其后,虞绰出仕陈朝,担任太学博士,升任永阳王记室。陈朝灭亡后,晋王杨广引荐他担任学士。隋炀帝大业初年,改任虞绰为秘书学士,奉诏命与秘书郎虞世南、著作佐郎庾自直等人撰写《长洲玉镜》128卷、《类集》113卷,其本人还著有《帝王世纪音》四卷。在《长洲玉镜》和《类集》两部类书中,隋炀帝对虞绰编撰的部分大为赞赏。虞绰升任著作佐郎,与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四人常在宫禁中值班,凭借文才出任待诏,很受恩宠。虞绰还与隋炀帝一同征伐高丽,以功授建节尉,途中为隋炀帝作铭文,颇受赞赏。礼部尚书杨玄感与虞绰结为好友,后因杨玄感起兵反隋牵连,虞绰遭至流放。行至长安时,脱身渡江逃归,曾一度隐姓埋名,后因争田相讼,被人告发捕杀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虞世南
谈及隋唐时期的虞氏名人,最有名的莫过于虞世基和虞世南两兄弟。虞世基,字懋世,是虞世南的哥哥。隋灭陈后,两兄弟一同迁徙至长安定居。当时,晋王杨广颇赏识虞世基的才华,封其为学士。杨广登基以后,对虞世基甚为器重。虞世基不仅文才武略、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对朝政颇为熟稔。隋炀帝敕封其为内史侍郎,专典机密,参掌朝政,又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内史侍郎任内,虞世基与牛弘、苏威、宇文述等六人共同参与吏部选官,时人谓之“选曹七贵”。七人中唯独虞世基有专断之权。虞世基外表深沉,善于察言观色,做事缜密。据说隋炀帝在朝堂上对政事往往不做决定,进入内室之后,隋炀帝才召虞世基口授诏令。隋炀帝东征高丽,虞世基跟从至雁门关。隋炀帝被突厥围困,隋军多次战败。虞世基劝隋炀帝加重赏赐,亲自安抚体恤战士,并规劝隋炀帝停止辽东战事。隋炀帝听从其建议,军队振奋,围困得以解除。然而,隋炀帝并没有完全听从虞世基的纳谏,继续派兵攻打高丽,于是朝野纷纷离心离德,指责虞世基欺上瞒下。隋末天下大乱,虞世基深知隋炀帝不可劝谏,又因高频、张衡等相继被诛戮,害怕祸及自身,不敢违逆隋炀帝。虞世基经常报喜不报忧,隐瞒战报,因虞世基的阻塞,朝中无人敢上奏谈及叛贼之事,加之虞世基继室孙氏与其前夫之子夏侯俨聚敛财富,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朝野上下无不痛恨仇怨。由此,虞世基成为隋末一代奸相,遭世人所愤恨。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宇文化及所杀,虞世基也一同被杀。
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字伯施,其曾祖父虞权,官拜萧梁廷尉卿、永嘉太守;其祖父虞检,官拜萧梁平北始兴王咨议参军;其父虞荔,深得梁武帝器重;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陈朝官至中书侍郎,因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因此取字伯施。尽管虞世南是虞世基的弟弟,但两人并不交好,因此在隋朝之际,虞世南并未得到隋炀帝的重用,也因此免遭一劫。大业年间,虞世南曾谋得秘书监一职,此后,他不问朝政,潜心研究,编纂出《北堂书钞》这一鸿篇巨著。所谓北堂,指的是隋朝秘书省的后堂。《北堂书钞》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类书,书中大量辑录了前代古书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词歌赋等,全书分为帝王、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19部,共852卷。
虞世南书《汝南公主墓志》
入唐以后,唐太宗李世民颇为赏识虞世南,对其书法尤为赞许。虞世南的书法兼具南北风格,因其出生于江南,所用书法以婉约南派见长。到了长安后,虞世南又将北派书法的刚毅融合进去,遂自成一体,世人将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贞观年间,虞世南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其编纂有《帝王略论》这样一部通史性著作。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上表请求告老还乡,唐太宗恩准,仍授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所给俸禄、奖赏和侍官等都与京城职事官相同。不久,虞世南去世,唐太宗十分悲伤,追封礼部尚书,谥号文懿,并手敕魏王李泰:“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阙,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复人矣!”虞世南死后,其子虞昶官至工部侍郎、少府少监、兵部侍郎等职,袭其父虞世南爵为永兴县开国公。此后,虞氏子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虞氏家族的兴起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年,历经六朝鼎盛不衰,至隋唐年间,亦可谓是人才辈出。虞氏家族所创立的儒学文化以及家学所培育出的人才,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浙东乃至全国的文化和学术事业发展。综观虞氏家族子弟,既有名震一方的地方豪族,又有权倾朝野的辅国宰相,既有文治武功的一代名士,又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学术大家。称雄华夏近500年的虞氏家族,为何在唐代由盛转衰呢?归结起来,原因众多,但从根源上看,与士族整体衰弱、淡出历史舞台休戚相关。唐代中期,素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柳宗元在其诗作中,曾描写过一名叫虞九皋的人,此人是虞氏家族最后一位载于史册的人物。自此以后,虞氏家族再无声名鹊起之人。直至今天,在虞氏家族的发迹地浙江余姚亦无虞氏后人。曾经的江左豪门,就此无声无息地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