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最迷人的部分之一,为许多心理学初学者或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创者弗洛伊徳最初提出了多种心理防御机制。后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及其他后来者又补充和完善了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别。但是,心理防御机制又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备受争议的部分,曾被众多心理学研究者质疑。那么,心理防御机制是什么?这种心理学概念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常言道“此地无银三百两”,说的是人为了掩盖自己真正的意图而付出一些努力,非但没有起到遮掩的作用,反而暴露了自己真正的想法。心理防御机制也给人这么一种感觉,它就是人们掩饰自己内在动机的一种心理过程。但是,它也并非这么简单。比如,掩饰什么意图?何为“防御”呢?
想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则要从弗洛伊德的想法说起。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人格中的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中的这三个部分共同作用造就了我们以什么样的形象示人。其中,“本我”使我们追求享乐。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本我”主要代表攻击欲和性欲。“超我”使我们遵循道德,它的武器是内疚。如果我们做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情,它使我们感到内疚。“自我”使我们按照现实行事,它负责执行“超我”的原则,同时抑制“本我”的欲望。但是,我们的本能总在蠢蠢欲动,这些关于欲望的想法会偶尔浮出水面,到达我们的思维中,越过“超我”设定的红线,因此会造成我们的焦虑:担心自己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为此,“自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就通过一些心理过程来“防御”,使自己免受焦虑的折磨。
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已经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强调攻击欲和性欲的重要性,因为把心理防御机制起源于“对攻击欲和性欲的抵制”这种说法,一方面颇受大众的质疑,另一方面也局限了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现在,心理学家更多地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人抑制、掩盖或升华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想法,从而保护自尊的心理过程。所谓保护自尊,就是让自己始终能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心理过程有很多种,目前,得到科学验证的主要有否认和反向形成。这两种心理防御机制与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
否认
人们倾向于否认那些威胁到自尊(也就是会让“自我”感觉不良)的事实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
什么是否认呢?否认包括对事实视而不见,直截了当地拒绝承认。临床心理学家库布勒·罗斯总结了人在知道自己将要死亡或身患不治之症后的5个反应过程或5种反应类型。其中常见的首个反应就是否认,也就是不愿接受事实。对于疾病,人们有时也会产生否认的心理。据报道,今年年初,四川省天全县的侯某“从1月18日离开武汉,直到1月31日确诊为新冠肺炎为止,其间有意隐瞒行程史,密切接触100余人,在医生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询问是否有武汉及湖北等地居住和旅游史的情况下,侯某仍然否认,导致30多名医护人员与其密切接触”。类似的事件还多次出现在其他报道中。
否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对实际情况视而不见,对未来不切实际地乐观,否认未来的自己会遭遇不幸。今年2月份,正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上下齐心战“疫”的时候,还有些人依旧我行我素搞群体性节庆活动或不戴口罩到市场等公众场合,甚至瞒报接触过传染源或到过防控重点地区的实情。因而造成不少因家庭聚会、朋友聚会或同学聚会而产生聚集性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中提到,“疑似患者”的首要心态就是“侥幸心理”,而“易感人群及大众”的重要心态之一是“过于乐观”。这些心态背后就是“否认”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一些人潜意识里否认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病毒的传染性更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事实,没有在意识上真正提高警惕,自以为病毒不会传染到自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已经反复证实,人往往过于乐观,会低估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研究表明,一般人都认为自己遭受不幸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低,包括患病和意外事故。有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刀枪不入幻觉”。可见,心存侥幸是人的常态。政府部门的很多工作是在帮助大众纠正人性的弱点。这种乐观的幻觉在有些情况下是优点(让自己感觉良好),但是在疫情防控这类情况下,就变成了缺点。
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指当心里有社会不可接受的想法时,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焦虑,为了排除这种焦虑,个体在行为上做出与自己的实际想法相反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口是心非”。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不可接受的想法或者人们认为的别人不可接受的想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攻击的想法、对异性性冲动的想法、对同性性冲动(同性恋)的想法,还有关于偏见的想法等。由于这些想法不被社会所接受,通常情况下是不能明说的,所以当出现这些想法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内疚或焦虑。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人们需要一些机制来缓解这些焦虑,其中一种防御方式就是反向形成。有研究者曾举例说,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实际是厌烦的,但是由于这种攻击欲望不符合伦理道德,他们会感到内疚,因此相反地,他们反而表现出对孩子的过分热情和关爱,所谓因恨生“爱”。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类似这样的调侃,在网络上并不少见,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有的心理学研究者正是利用这样一个前提来设计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人的口头报告可能会撒谎,但由于不受意识控制,生理指标往往不会“作假”。例如,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会对一些色情刺激有生理上的性唤醒。有研究者向女性志愿者呈现性感的图片,结果发现那些容易对性冲动感到内疚的女性的口头报告是“较低的性唤醒”,但是她们的生理唤醒是更高的。生理上的反应和口头报告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一种反向形成的防御过程。
类似的结果也发生在“恐同”(厌恶、恐惧、仇视同性恋)的男性身上。有研究者向男性志愿者呈现男性之间的亲密视频。结果发现,在看到同性之间的亲密行为后,那些自称自己不认可同性恋、害怕接近同性恋的男性,虽然在生理指标上显示出更高的兴奋性,但却自我报告“没有性唤醒”。这些“恐同”者的生理反应与自我报告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反向形成的存在。
偏见,是另外一种社会无法接受的攻击性欲望。例如,在美国社会,白人对黑人的偏见是不被主流社会文化所接受的。所以,当美国人在心中有种族偏见的想法时,他们也会做出与自己想法相反的行为。
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招募白人为实验志愿者,并在实验室会面。对于其中一部分志愿者,研究者通过技术手段使他们相信自己是具有种族偏见的人;对于另外一部分志愿者,则没有暗示他们有种族偏见。当这些志愿者离开实验室时,他们都会在楼下遇到一个由研究者的同谋所扮演的乞讨者,而且这个乞讨者是黑人。结果发现,相比于其他志愿者,那些被暗示具有种族偏见想法的志愿者给乞讨者的捐款更多。这表明,乞讨者的肤色线索引起了他们内心的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他们做出了与自己(真正的或认为的)想法相反的行为,即表现出善意而不是恶意。
关于反向形成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第一反应不一定是文明的或者符合社会规范的。人们需要利用自我控制能力来抑制那些不适应社会的反应,且通过自我调节引导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偏见的反向形成行为,只有在这种偏见被主流社会规范所抵制的基础上才会出现。如果偏见被舆论导向为可接受的,那它就无效了。在近期的新闻中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在西方多国蔓延期间,华人或亚裔居民不仅要防病毒,还要警惕社会偏见带来的威胁。
从否认和反向形成的作用来看,心理防御机制是人性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但这种心理机制是在应对以往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当出现新形势时,它们也有可能不利于人的适应性。无论如何,对防御机制有所了解,都会增进我们对自我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自身的心理问题。(何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