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酬知己‖司马迁笔下刺客们的忠勇侠义


“刺客”似乎就是一些藏于暗处,以刺杀手段达到建功或复仇等目的的特殊人士。中国历史上,尤以春秋战国等先秦乱世的刺客最具特点和代表性。在诸侯争霸和各方权力博弈中,有时一次刺杀的成功与否便成了影响时局走势的重要因素,这使刺客这一身份得以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

司马迁就曾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五位刺客的事迹。

 

曹沫:业绩最佳且全身而退

春秋时期,鲁国人曹沫凭借着胆识和力气得到了国君鲁庄公的赏识,作了将军率军同齐国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鲁庄公仍然让他作将军。后来鲁庄公献出遂邑地区向齐国求和。齐桓公答应和鲁庄公在柯地会见,订立盟约。

 

会盟当日,齐桓公在柯地筑土为坛,并将齐国士兵布置在四周。曹沫跟随鲁庄公来到台上,齐桓公和鲁庄公在盟坛上订立盟约以后,曹沫突然手拿匕首挟持了齐桓公。齐桓公问他打算干什么,曹沫回答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齐国恃强凌弱侵略鲁国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您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齐桓公明白他说此话的目的,于是许诺将侵占的土地全部归还鲁国。

曹沫见目的已达到,便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危机解除后,齐桓公非常恼怒,打算背弃盟约。但在管仲劝解下,为了维护自身言而有信的明君形象,最终还是归还了鲁国的土地。

实际上,曹沫的形象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刺客,更像是一位临危不惧的侠客。更难得的,曹沫是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刺客。

 

专诸:绝勇之剑“鱼肠”的来历

专诸是春秋时期吴国人,武夫出身,被当时从楚国逃到吴国后的伍子胥赏识。伍子胥知道吴国的公子光(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想要谋杀当时的吴王僚篡位夺权,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才能智谋的人,就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以备不时之需。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对他非常尊重。公元前515年,吴军趁楚平王新丧之际发兵攻楚,不料却被楚军困住。公子光觉得此时国内兵力空虚,是除掉吴王僚的好时机,于是求助于专诸,并以头叩地承诺以后会代替专诸抚养老小。专诸感激万分,决心以死报答公子光的知遇之恩。

 

公子光置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并在地下室埋伏下武士,但是吴王僚派出的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站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守备森严。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以足疾为由离开宴席。专诸佯装向吴王僚进献鱼炙(整条烤的鱼),并将匕首藏匿在了鱼腹中。《史记》中并未提及这把宝剑的名字,仅以“匕”称之;而成书年代略晚的方志史书《越绝书》《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等书中,指出这把匕首就是名剑“鱼肠剑”。

等到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取出匕首将吴王僚刺死,不过自己也马上被吴王的武士所杀。国君被杀,吴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消灭了吴王僚的部下,自立为国君。为感念专诸的牺牲,阖闾封了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的敬业刺客

豫让,春秋末期晋国人,曾先后在范氏和中行氏两家作过家臣,没有受到赏识,后来到了晋国实力最强的卿大夫智伯那里,智伯特别地尊重信任他。公元前453年,在“三家分晋”的关键战役晋阳之战中,赵襄子和韩、魏两家合谋灭了智伯。

豫让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要替他报仇。”于是伪装身份,混进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想伺机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去厕所的时候,心中突然感觉到异样,就把修厕所的人抓起来拷问,发现了藏着匕首的豫让。侍卫要杀掉他,赵襄子觉得,智伯死后并没有继承人,豫让只是一个家臣却还想替智伯报仇,是位义士,就放他走了。

为了掩人耳目,豫让故意把漆涂在身上,让肌肤肿烂,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形体相貌连亲人都无法辨认了,然后藏身市井,继续寻找报仇的机会。不久,正赶上赵襄子外出,豫让就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但是赵襄子一到桥上,就发现了豫让。

被捕后,豫让见报仇无望,竟恳求赵襄子:“希望您能遂我心愿,脱下衣服让我刺穿,我便死而无憾了。”赵襄子感怀豫让的忠心侠义,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豫让拔剑跃起,刺穿赵襄子的衣服,说:“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然后自刎喋血,悲情收场。

 

聂政:单刀赴会的侠义之士

战国时期,韩国人聂政曾因为民除害杀了人,为避祸带着母亲和姐姐在齐国隐居。韩国大夫严仲子(严遂)与相国侠累因政事结下仇怨。侠累位高权重,严仲子怕遭杀害,逃走了。他四处游历,寻访能替他向侠累报仇的人。到了齐国,有人说聂政是个勇士,严仲子就多次上门求见聂政,想要让他帮自己报仇,还特地准备了厚礼为聂政的母亲祝寿。

 

本欲避世不出的聂政屡次婉拒了严仲子的请求。但老母亲去世后,充满侠义之心的聂政便决定帮严仲子,以报其尊母之恩。

严仲子想派武士和他一起去,聂政认为人多了难免走漏消息,反而连累严仲子,于是谢绝车骑人众只身前往。到了韩国,聂政独自执剑冲入侠累与韩哀侯的聚会之中,跃上台阶,一剑刺杀了侠累。此时周围的护卫纷涌而上,聂政自知难以脱身,又害怕累及家人,便用剑自毁容貌,挖出双眼,剖腹自尽。

 

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情英雄

荆轲在五个刺客之中名气最大,也是太史公着墨最多的人物。六千多字的刺客列传,描写荆轲的故事就写了近四千字。概因荆轲刺秦王的动机比前面四位更加深刻与高远。一是为了报答被太子丹尊为上卿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则是为了解救受秦国暴虐的六国臣民。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适值秦国正四处出兵侵吞各国。战火将波及燕国,太子丹为此忧虑,向隐士田光请教,田光向他推荐了荆轲。

太子丹的计划是派勇士去秦国,用重利诱惑得到面见秦王的机会,再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趁势劫持秦王,让他全部归还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不行,就趁势杀死他。太子以头叩地,尊奉荆轲为上卿,恳请荆轲,荆轲答应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荆轲仍没有行动的表示。这时,秦军攻破赵国的都城,大军向北挺进,直到燕国南部边界。太子丹害怕了,多次催促荆轲。太子丹的急迫催促,使得还没准备好人手的荆轲愤而出行。留下易水之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悲歌。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图穷匕见,绕柱追击,荆轲想活捉秦王,迫使他归还诸国土地,最终却惨烈牺牲。

太史公笔下的几个刺客形象都不是刻意培养和训练的“职业杀手”,且都具备特定的身份背景和生存环境,行刺的动机、形式均有区别。他对刺客们进行了多样的故事性描述,甚至性格刻画,使得每一位刺客的形象都能有所区分,深入人心。

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行刺的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

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评价中说:“此其义或成就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是太史公为刺客作传的初衷,即无论行刺成功与否,重要的是凸显刺客们的行刺有名、尚义任侠的价值取向。马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