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庙会忆旧

*历史文化

 

 

 

古都南京,“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同样多姿多彩,“淳而不俚”。

 

“赶集”如过年

南京民俗的格调彰显南北交融,故有“南风北俗萃于一城”之说。其中,传统庙会内涵丰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乡邦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和浓郁的本土气息。

早在春秋时期,南京地区集市雏形已现,城乡百姓为了购买与交换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按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顺序,择日去某地进行交易,久之便形成“市”。“赶集”如过年,经久不衰。

六朝以后,南京有了庙会。顾名思义,最初的庙会与寺庙有关。由于寺庙外场开阔,为了方便香客进香,供应香烛、祭器的摊点应运而生,随之小吃、茶肆、饭馆等店铺就地开张。寺庙亦主动迎合,营造气氛,时而抬出佛像,鸣锣开道,在城乡巡游,扩大影响。在此宗教仪式上,又增添舞蹈、杂技、戏曲、马戏等表演。这让进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趋之若鹜,广大百姓亦对逛庙会乐此不疲,权当成一个盛大节日,既得物质所需,又享庙会之乐。如此,庙会融宗教祭祀、商贸流通、文化娱乐为一体,既繁荣经济,又满足百姓需求,故与时代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旧时南京,庙会风俗纷繁,除了城中的鸡鸣寺,近城的板仓、下关,地处东郊的汤山、龙潭、栖霞、马群以及江宁、高淳、溧水等郊县,都举办过各式庙会,形式有别,但主旨如一。

 

蒋王庙庙会

太平门外的蒋王庙,因供奉蒋子文而扬名,并由此衍生出南京历史上四大庙会之一。

 

 

蒋王庙旧影

 

据东晋干宝所撰《搜神记》等书记载:蒋祠有玉涧祠,祀蒋帝,蒋帝即东汉蒋子文也。蒋子文乃广陵人,东汉末年秣陵(今南京)县尉,因追逐盗贼不慎被击伤,卒于钟山脚下。蒋子文生前常自谓“有清骨,死当为神”,身后果然灵验。有官员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跟随左右,和生前别无二样。类似传说活灵活现,令人生奇。

东吴孙权建都秣陵后,派使者封蒋子文为“中都侯”,赐印绶,并敕造庙堂于钟山背阴;封其为钟山神,改“钟山”为“蒋山”,这是莫大的哀荣。六朝宋明帝敕封蒋王,南齐永明年间追崇蒋帝。梁天监六年(507),天大旱,半年无滴雨,“菩萨皇帝”梁武帝诏蒋帝祈雨,果然灵验,天降喜雨。南唐时追谥蒋子文为“庄武帝”,更修庙宇。

孙吴以后,蒋子文备受尊崇,从相国、大都督、中外诸军事乃至蒋王、蒋帝,蒋子文俨然成为南京地区群神之冠,即便地位崇隆的文武二夫子,亦不及他的声名。后期,蒋子文则被封为南京的土地神。

六朝时,前往蒋王庙祭祀求福者,历代不绝,香火极盛。唐宋两代,蒋王庙及其民间祭祀活动依然持久不衰。晚唐诗人韦庄《谒蒋帝庙》有诗云:“建业城边蒋帝祠,素髯清骨旧风姿。”宋代曾极《蒋帝庙》诗亦可为证:“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明清时期,蒋王庙的香火与庙会一如前代炙热。如今,蒋王庙早已无存,但白马村、蒋王庙之地名犹在。

有关蒋子文的神话传说风靡六朝,对蒋子文的崇拜更是发展成为当时南京及其附近地区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巫觋鬼神信仰。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周遭的百姓在蒋王庙街举行大型庙会,其间恰逢农闲之时,四乡八邻常借此机会购买农具及农副产品,好不热闹。

为百姓所喜闻陶醉的是迎神赛会,请神出庙,与民同乐。仪仗先导,继之演唱,鼓乐喧腾。南朝文坛领袖沈约有《赛蒋山庙会》一文,其中描写:“我皇体天御宇,望日表尊,备乐变乎笙镛,郁礼华于俎豆。迩无不怀,远无不肃。鸟革玄素之容,草移丹绿之状。泉露改味,日月重光。仰惟大王,年逾二百,世兼四代。扬王桴,布瑶席,秦、梁、楚、赵之巫,把琼茅而延伫;燕、卫、宋、郑之音,结流风而成曲。九疑之求蔽日,三山之驾若云。”

及至近代,蒋王庙会隆盛依旧。与蒋王庙相对处有座戏台,又称万年台,是明代大将徐达后裔捐资兴建,历200余年之久。戏台为砖木结构,下用青条石砌成,高1.8米;呈正方形,台面有40平方米,可供七八十人登台表演;台上有4根大木柱支撑,上雕八仙过海;戏台飞檐翘角,檐脊雕像,檐角下各系铃铛,梁上和台顶雕有九龙盘顶图。庙会期间,好戏连台达3日,每场登台必先唱一出《徐达挂帅》以示致敬,日久便相沿成俗。

民国元年,蒋王庙被用作私塾,后为小学。1949年后,蒋王庙无存,但民间仍有大型庙会活动,蒋王庙戏台亦被改为校舍。之后,戏台也被拆除,庙会无戏台可演,集市亦日渐消弭。进入21世纪,庙会重启,成为南京以及周边地区乃至外省部分百姓自发形成的南京城区唯一一个大型庙会。庙会期间,参加都市赶集的人络绎不绝,民间艺人的各种独门绝技更为庙会增添精彩。

 

鸡鸣寺观音诞辰庙会

鸡鸣寺位于南京城中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鸡鸣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孙吴时期的栖玄寺,西晋永康元年(300)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南朝梁普通八年(527),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这里渐成佛教胜地。

 

 

鸡鸣寺旧影

 

明洪武二十年(1387),太祖朱元璋下令除旧庙,重建寺院,几经扩展,形成了天王殿、千佛阁、观音殿等。该寺与鸡笼山南包括功臣庙、城隍庙、历代帝王庙、蒋忠烈庙、卞庙、刘越王庙、曹武惠王庙、卫国公庙、真武庙和关帝庙在内的“十庙”,形成好大一片庙场,吸引远近众多善男信女从进香河乘船至山南麓登岸,步入庙堂,烧香拜佛。

清同治六年(1867),又增建观音阁,供奉这位法力无边、普度众生、深为民间尊崇的菩萨。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诞辰日)、六月十九(成道日)、九月十九(出家日)观音的三大节,这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结伴前往,进香祈福,顶礼膜拜。

鸡鸣寺观音庙会,热闹至极,售卖香烛的摊棚,从寺庙大门山脚下的大市场,一直延伸至成贤街,达千米之远。前来敬香拜佛的人,有求子的,有请姻缘的,有祈健康的……但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反映了人们期望免灾得福、逢凶化吉的美好心愿。

香客熙攘,带来许多商机,于是酒肆、茶馆、饭店等应运而生。庙会由单一的敬香拜佛,逐步演变为集市贸易、物资交流等活动,繁盛一时。

 

妈祖庙会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天妃、天后)诞辰。从明代永乐年间开始,每逢此日,从“南京太常寺官祭”到民间百姓敬香叩拜,祭祀妈祖的活动绵延不绝。之后由此逐渐演变成为集文化商贸活动于一体的庙会,是流行于本地的重要民俗活动。因其融入古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内涵,显示出与沿海等地妈祖宫庙活动不同的文化魅力。

 

 

妈祖庙会

 

明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船队首航西洋,两年而返,抵达南京。郑和奏明皇上,船队在海上多次遭遇险恶,但最终战胜“飓风黑浪”,“远涉洪涛”得以安然无恙,这都是女神妈祖护佑。皇帝听后,顺应天意,遂在下关狮子山下敕建天妃宫,以酬谢海神天妃显灵。据载,天妃宫“宫殿华峻,廊庑绘海中灵异,丹青满壁。玉皇阁高可见江,朱棂翠栋,与远近帆樯相映,水云波鸟,众景奔赴,历历在目”,其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170余年后,即明万历十四年(1586),时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的戏剧家汤显祖写下《天妃宫玉皇阁夕眺》一诗可以为证:“宝盖珠幢青裙,拂云来谒斗中君。还缘梯路俯东轩,睥睨飞翻仪凤门。表里都城如玉切,高低道院似云屯。此中气接江流白,江上山连浦口清。夕晖山色霭松门,仙家日气谒黄昏。

永乐十四年(1416),又“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明成祖亲撰碑文,记录了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缘由以及描述天妃“神显灵应、默加佑相”的功绩。此碑高近6米,立于龟趺背上,故清代南京及周边地区民间就流传着“三月二十三,乌龟爬下关”的谚语,说的就是每年妈祖诞辰前后,民众齐集下关祭祀天妃,祈求平安,后逐渐自发形成了妈祖庙会。

1899年之后,南京对外开埠,妈祖庙会繁盛一时,从天妃宫到下关商埠街一带,形成偌大一个集市。庙会期间,要进行隆重的祭拜妈祖活动,主要有妈祖庙谒祖进香、祈福三献礼大典、行迎神礼、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行送神礼等。

此外,还有诸多民间艺术表演,踩高跷、大幡、中幡、宝辇、捉灯捉炉、接香会、大殿会、单双伞秧歌、飞叉、十不闲、清驾会、五虎打箱、庄寿八仙、鹤龄跷、宝鼎会、莲花落、太狮会、门幡、什锦杂耍、杂技争雄、百花斗艳、爬杆以及其他娱乐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后因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妈祖庙会时断时续。1937年,天妃宫毁于日军战火,日伪统治下的南京民不聊生,庙会遂停止。直至2006年,随着静海寺、天妃宫等相继重建,妈祖庙会得以恢复,通过祭拜天妃祈福许愿,以保佑全家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妈祖文化也得以传扬,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品牌,妈祖庙会也被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蒲塘桥庙会

祠山祭祀源于西汉,盛于明代。南京一直盛行祠山庙会,其中,溧水县洪蓝镇蒲塘桥、高淳县桠溪镇两地的祠山庙会最具代表性。明初,太祖下令在江南建360座祠山大帝庙,各庙轮流祭祀,蒲塘桥祠山大帝庙就是其中之一。至明末清初,庙会已在当地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蒲塘桥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明正德三年(1508),当地有一位书生名叫赵琪,他秉承母命,用家中积攒的三千多银两建桥,造福乡里。不幸的是,桥未建成,他便去世了,造桥的重任就落在妻子和寡母身上。婆媳二人请来能工巧匠,用了5年时间先后造好五拱和七拱两座石桥。谁知山洪爆发,石桥皆被冲垮。婆媳二人没有退缩,倾家荡产,继续坚持造桥。她们的精神感动了附近祠山庙的菩萨,托梦言称石臼湖有9条蛟龙,每逢汛期,必游至上游嬉戏,所以要造九孔桥,让9条龙各行其道,这样桥墩才不会被冲垮。婆媳俩按此行事,孰料,仅造好4个桥墩时,家中已粮尽钱绝,无以为继。神仙听说后又派一头母猪带着3只猪崽下凡,跃入蒲塘河中,瞬间变成4个桥墩。喜得神助,90余米长的蒲塘桥大功告成,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仍屹立水中,成为当地珍贵景观,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出于对祠山庙的祭祀之崇,或是对赵琪一家造福桑梓的感恩,蒲塘桥庙会闻名遐迩,尤其是庙会期间的踩高跷表演,更是名动四方。当地的踩高跷源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盛行的“长跷伎”。乡民们身着戏服,装扮成各种戏曲人物,表演“武跷”“文跷”的精彩片段。由于表演者站在三四尺高的木跷上,可谓“高人一等”,所以观者皆要仰视。蒲塘桥庙会的踩高跷现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塘桥庙会的活动地点主要是在蒲塘老街祠山大帝庙到万年台这一段。此时正值农闲备耕时节,百姓除了拜神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之外,也借此进行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易,为新的一年打下基础。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六,蒲塘桥都要举办为期3天的传统庙会,从二十五开始,二十六为正日。活动严格按程序进行,参加者分为五队,第一队开道,人们扮成小丑,挥舞扇子,耍火流星;第二队由若干盛装少女进行“挑花篮”表演;第三队由24位小伙子表演抛叉,惊险刺激;第四队为高跷队,表演者以传统人物造型亮相,如唐僧师徒、八仙过海中的八仙等,是整个活动的高潮;第五队则由村民抬着祠山大帝像出行,其后跟随若干组色彩不同、大小不一的花伞队伍,场面精彩纷呈。出会行经之地,每家都要摆设香案恭迎菩萨。周边村镇的人也会择时走亲访友,烧香拜神,晚上观看大戏。届时,蒲塘老街上熙熙攘攘,多达上万人。

 

祠山庙会

高淳县桠溪镇祠山庙会,亦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地处古丹阳大泽之滨的高淳,地势东低西高,旱涝交织。千百年来,当地百姓一直与自然灾害抗争,对汉代治水英雄祠山大帝张渤十分敬仰,并世代加以祭祀。农历二月初八是祠山大帝诞辰,是日,桠溪祠山庙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祭祀这位庙主。

 

高淳桠溪祠山庙会“五猖神”

 

据史料记载,当年朱元璋起兵抗元,曾兵败广德,躲进祠山庙,得以逃过一劫。数年后,他建立大明王朝,为报恩答谢,传旨从金陵至安徽广德建360座祠山庙,每日由一庙领旨赴广德祭祀祠山大帝,并将“五猖神”封给祠山庙会,为祠山大帝出巡开道。

祠山大帝张渤,在江浙一带治水卓有建树,后在高淳完成治理胥河至震泽(太湖)的水利工程后,又负责开凿荆溪至广德量溪河道。他日夜辛劳、心力交瘁,卒于任上,葬于广德祠山,遂被民间尊为水神。

民国初年,广德祠山总会祭祀活动最为隆重,桠溪地区离其地不远,故百姓皆前往广德烧香祭拜。到了20世纪20年代,桠溪镇社寿村又建起一座规模较大的祠山庙,于是当地人就地烧香祭祀,后来全县及周边地区的人也来此赶庙会,多者达数万人。

祭祀祠山大帝,主要包括挑花篮、龙灯、狮子灯、抬阁、龙吟车、打叉、跳五猖、打莲湘、草台戏等民俗活动,其中最具特色和影响最大的就是跳五猖。“五猖”之华盖、面具、服饰都以白、青、黑、赤、黄五色相配,暗合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色,其意分别代表西、东、北、南、中五方之神,意在降妖除魔,保五方平安。

表演跳五猖时,身着古装的村民按各自角色挑篮、扛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派欢腾景象。出场时先由5个手持华盖的壮汉入场站定,接着4名衣着袍服、头戴面具、步态不一的表演者排成一字上场,分别代表为民请命的土地、城隍、僧、道。随后,身穿铠甲、肩插金翎、手持双刀的“五猖神”出场,表演出庙、巡行等仪式,最后以黄面猖神居中,青、赤、白、黑猖神围聚收场。而众多参与者或行、或舞、或趴、或跃,表演“迎神”“降神”“拜神”“布阵”“庆功”“送神”6个民俗舞蹈,其中有祈求吉祥和平的排字“天下太平”等阵势。通过这种驱魔除妖的古老祭祀仪式,人们尽情抒发心中的欢乐。

跳五猖现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桠溪镇拥有一支跳五猖的旗幡队伍,加上仪仗、鼓手、唢呐手等,达上百人之多,阵容齐整、表演宏大,多次参加省、市演出。

 

薛城花台会

南京高淳薛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都有花台会,为期3~5天,在二月初二就对外张榜公告。花会期间,四乡八邻前来捧场,气氛热烈。

 

高淳薛城花台会

 

相传,清康熙皇帝命工匠仿照金銮殿雕凿了一个模型,赐给山东聊城邢氏宰相之母,了却她想一睹金銮殿的夙愿。听闻此事,薛城邢姓派人前往“老家”祝贺,并按模型绘制彩图,归来后组织能工巧匠“依样画葫芦”,在村头搭建起一个戏台,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这天邀班唱戏为康熙皇帝祝寿。因戏台造型独特、高大巍峨、绚丽多姿,人们称其为“花台”,后人赞誉其为“江南第一台”。

薛城花台会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些规矩和内容已有改变,但有些依然秉承:一是选址必须在凤凰地,即薛城龙王庙前的一块空地,花台的选择必须背靠水、面朝庙,有丹凤朝阳、近水楼台之意;二是花台的大体尺寸、形式不变,长宽高分别为16米、13米和6.3米,占地208平方米。

台沿口围有半米多高的栏杆,中间塑有福禄寿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浮雕金龙;台口上方用纸扎镂空彩屏拼联,上下五架,称“五彩架”,每架彩屏有50个门孔,孔内塑有古代人物。其上方是“五凤楼”,即5个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屋顶,其中悬挂三门观横匾一块,从不同角度看,呈现不同字样。正面看为黄金色“玉堂春”,右侧看是紫金色“玉楼春”,左侧看则为银灰色“玉树春”,别有一番趣味。花台中间用大月窗分隔前后,有4个进出场的彩门,上书“出将”“入相”。整座花台融竹刻、木雕、纸扎、绘画等工艺为一体,层层装点,精美耐看。无论远眺近观,其气势之雄、规模之宏、舞台之美,冠盖江南。

说到高淳薛城花台会,颇有些来历。附近10个村、上万村民几乎都姓邢,追溯其源,均来自山东聂北(今聊城县聂城)。据当地《邢氏宗谱》记载,“周封聂北邢开国,属薛地”,北宋南渡时移居高淳,方有高淳薛城。

薛城花台搭不搭、唱不唱,由薛城10个村的族长决定。每年,族长都要聚集商讨,其结果在农历二月初二用升旗的方式公布:升一面旗,庙会仅演简单的草台戏;升两面旗,就搭大花台,特聘著名剧团隆重演出。

至于唱戏,对戏班的要求极为严格。首先,三天六场戏皆不同样。第一天“唱彩戏”,要求每唱一出都要赢得观众喝彩,台上挂有众多红色彩礼,每喝一次彩就可拿到一个红包。倘若观众不喝彩甚至喝倒彩,这出戏就算白演了,主家不付钱。同时还规定,演出是否成功,要看散场时“古社”门前是否升起九莲灯,若是,则表示成功;反之,就算演砸了。

 

花神庙会

花神庙位于南京雨花台西南侧,相传为明代所建,庙内供奉牡丹花王神像和百花众神像。旧时这一地区主要以养花为主,其鲜花、干花不仅供应本地,还行销外省,名声远播。

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俗称“百花生日”。花神尽管在众神中法术不大、影响甚微,但她却是掌管百花生长的神灵,故受到花农的尊崇。

花神庙原有供奉国色天香牡丹花王的大殿一座,还有12间配殿,供奉12种花的司花之神,分别是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薇花、五月榴花、六月荷花、七月秋海棠、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腊梅花。

种花之初,产量低、品种少,销路又不畅,若再遇上年景不好,或流氓地痞与不法商贩欺行霸市,花农的生活难以为继。当地就流传这样一首民谣:“起早带晚累个死,走街串巷跑个死,提篮卖花叫个死,所得无几饿个死。”寥寥数语,反映了花农的悲惨生活。

无奈之下,花农把美好的希冀寄托于花神的无限魅力,不但建庙立祠塑像供奉花神,还举办盛大的花神庙会。每逢花朝日,花农们都要到花神像前焚香燃烛,设供致祭,叩头礼拜;更有甚者还要送礼钱、喝寿酒,以示恭敬。晚间时分,点燃花灯,摆出仪仗,众人抬着花神出游,祈求花神保佑花业兴旺、生活似锦,名曰“花神灯会”。艺人和戏班也前来献艺酬神,观者甚众。由于花农憧憬美好生活,希望得到花神护佑,故进香者纷至沓来。

庙会期间,各种花卉百货陈列有序,任人选购。花农则利用这一机会,交流花卉品种和种花技艺。

 

天印山庙会

方山位于南京之南江宁区境内,海拔209米,因山体呈方形,故称;又因山顶平坦,好似一枚硕大印鉴,又俗称天印山。究其成因,是为南京著名的死火山,数百万年前喷发后,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旧时方山,岩峭壁、林木清幽,为寻胜探幽之妙处。六朝时期,这里上演了一幕幕繁华旧事,皇家选择水陆通衢的方山建造寺庙、林苑;谢灵运、王羲之、刘勰等名士到此一游。彼时香火旺盛,一时“商贾云集,市肆罗接”。明代,佛寺鼎盛,文人骚客络绎不绝。清代著名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天印樵歌”,其雅名就源于此地。

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曾在此用奇兵破袭清军“江南大营”。1864年7月,天京城破失陷,忠王护佑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从太平门缺口处冲出,行至江宁湖熟被清兵冲散,身负重伤的李秀成流落方山大庙。百姓把他密藏,为其送饭、疗伤,以待时机送他出险。后不幸遭告密被捕,惨遭杀戮。

李秀成被杀后,当地村民为纪念他,每逢农历三月初十至十九,都要聚集在方山大庙祭奠忠王,久之则成为固定庙会。曾经为忠王扛过帅旗的村民陶正昌,还根据太平军进驻方山时的盛况,用当地流传的麻雀欢蹦啄食即“麻雀蹦”的形式,整理加工成“方山大鼓”这一民间舞蹈。因全舞共由5个主要部分构成,表演时轮番击打两遍,故又称“十番”。

 

麻雀蹦

 

表演时,村民们扮成太平军将士,用十面大鼓、十面锣,辅之以伞、旗、幡,边舞蹈边击打,用麻雀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神态,膝部屈伸,带动身体上下大幅度蹦跳。舞蹈欢腾雀跃,舒展明快,刚劲有力,形象生动,表现出渴望社会安宁、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在众多庙会中,天印山庙会是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祭奠,在民俗的基础上得以升华。

当地陶家庄的村民,从10岁儿童到80岁老汉,都能表演“麻雀蹦”。如今,“方山大鼓”声声不息、响彻八方,现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庙庙会

泰山庙庙会是南京浦口区一种融宗教文化与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据方志记载,历史上其盛况堪称南京江北之最。

泰山庙始建于明初,原名东岳庙,最初供奉东岳大帝,即道教泰山神黄飞虎,继而又供奉其妹碧霞元君。后受佛教影响,转而由道场逐步以供奉佛像为主,道教神像为辅,在释、道文化相互渗透交融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

 

 

泰山庙

 

清咸丰年间,泰山庙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五年(1866),庙内僧人德缘化募重建,但规模不复从前。

民间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和四月十八分别是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的生辰日,所以多在三四月间举行庙会,朝山进香,庆贺山神和元君华诞,因此泰山庙庙会最初是淳朴的民众祭祀活动。其间,香客要吃饭住宿,又要游玩嬉戏,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随之出现,遂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是时,四乡八里的民众上庙进香祈福,交换农副产品,观看文艺表演。

当人们抬着东岳大帝和泰山老母的神像“出会巡街”时,舞龙、耍狮、跑龙船、踩高跷、抬花轿、跑驴舞等文艺表演则紧随其后。一路鞭炮锣鼓,声声入耳,万民瞻仰,欢呼雀跃,庙会达到高潮。有时,人们还会将西边城隍庙的城隍老爷、北边都天庙的菩萨神像一起抬出来巡游,好生热闹。

从明清到民国直至20世纪40年代,泰山庙庙会与时俱进,展现了不俗的魅力。1949年后,“出会巡街”被废止,但泰山庙庙会仍以物资交流的形式保存下来,现被列入首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文宁)